返回

春秋霸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七十六 知人善任(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拿下晋国之后,唐国现在共有原虞、虢、申、纪、翟、梁等六国所有土地,以及魏国献上的十城、晋国的三分之一国土,总人口数量直逼五百万。

    将所有的降兵整合为唐军后,大唐目前带甲三十万左右,分布在各地边境,洛阳只有唐军两万,以及被分配到郊外大营里安置的周军。

    距洛阳西南十几里的甘城已经变成一座空城,百姓全部被妥善安置到别处,方离准备在这里以秦国蓝田大营为参照建立甘城大营,以高顺为首,为唐国训练一支精锐的常备军。

    目前驻扎在甘城大营中的,只有随高顺而来的三千陷阵营精锐,其余兵卒要等待各州自行选拔后上洛。

    与此同时,方离还让孙策和典韦在民间征集能人异士,为训练专门执行特殊任务的“踏白军”做准备。

    由于唐军开出的军饷极具诱惑力,且唐国不问出身,不问宗族,只问功劳行赏的制度也吸引了一大批有野心的青年,短短半个月就募集了上千人。

    方离按照现代特种部队选拔人才的方法编制了训练纲要,一个月以后,只留下名列前茅的三百人,其余人全部遣散回家。

    唐国在甘城设立大营的消息让周室上下非常不安,却又无可奈何。

    为彻底浇灭周室再次翻身的念头,方离将洛阳仅剩的一万周军一股脑全赶进了甘城大营,由孙策带领和唐军共同训练,凡是抗命不从的不问出身全部夺职,力图将这一万人收归己用。

    甘城大营步入正轨之后,程昱终于从延州抵达洛阳,方离趁此机会召集三省六部众官员齐聚唐公府,宣布了职位的调动。

    宫之奇调任礼部尚书,刘晔任工部尚书不变,审配任刑部尚书不变,陈登外任吏部尚书不变,户部尚书的职位由程昱接任。

    众人纷纷领旨谢恩,目光却都不自觉地飘向贾诩。

    贾诩履历大功,六部尚书中却没有他的份儿,难道是要入职中书或者门下,与荀彧共行宰相之职吗?

    六部官员任免完毕后,方离顺势又宣布了内卫的成立,由贾诩任内卫大将军,从武将序列,位同三品。

    群臣对内卫的设立倒是没有太多意见,彼时各国都有各自的情报机构,方离所做的,只不过是将其搬上了台面而已。

    比起暗地里偷偷摸摸,上了台面反而更利于平衡各方势力以免内卫独大,因此荀彧等人反倒更容易接受。

    职位变动后少不了又是一番折腾,折腾来折腾去一月时间转瞬即逝,芈月的肚子眼看着越来越大,府邸的下人们顿时忙碌起来。

    时间缓缓流逝,马上就要临近新年,除了秦国早早在十月就过了春节之外,各国都在细细筹备,洛阳城内也慢慢有了些过年的气息。

    这日黄昏之时,方离从甘城大营回到府邸,边走边跟身后的孙策抱怨:“周人的身体怎的如此不济?好好的一千人,最后竟然只剩下两百余人,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周边慕名而来的唐人。”

    孙策抱着头盔也苦笑不已:“主公说得是,若全都是我唐人,绝不至于如此不济,只能再等等了。”

    方离迈过门槛:“周军现在如何了?”

    “回禀主公,臣按主公的吩咐剔除了周室那些不经大用的贵族子弟,又将其编制打散,兵头自卒长以上全由唐人担任,由臣训练战阵之法,华雄教授武艺,日日讲习我大唐军制清明,论功行赏,已经初有成效。”

    孙策跟着方离走进前院,笑道,“再有数月时间,臣保证姬郑再也无法调动周军一人!”

    “好!”方离继续道,“还有踏白军之事”

    话说到一半,堂中突然冲出来几个满脸笑容的內侍,为首之人正是已经升职的赵高,几人见到方离也不怕,笑盈盈弯下腰道:“小人贺主公、孙校尉新年!”

    “新年?”方离脚步一顿,眼神难得地有些茫然,“这就到新年了?”

    赵高刚想说话,后面的孙策突然一拍额角,哭笑不得地叹息道:“这些日忙着甘城大营练兵,却忘记明日就该是除夕了,主公恕罪,臣这就走。”

    “诶,等等?”方离一把拉住孙策,“公事还未说完,伯符作甚要走?”

    “主公啊,臣要在待下去,夫人非得给臣上眼药不可!”孙策挤挤眼,示意方离看向右后边的小院门,“甘城大营尽管交给臣和高顺将军,主公就留在府中好好过年吧!”

    说完,朝小院门边遥遥一拜,脚底抹油瞬间溜了。

    方离好笑地摇摇头,干脆不再管孙策,大步走向在院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