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勒胡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杯弓蛇影(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空喽。

    裴该不禁捻须沉吟:“命谁为好?”

    他考虑了两三天,才刚有点儿想法,王贡又一封密报传到了。.net报中首先说苏峻奉了卞壸之命,已然挥师东去,基本上拿下了整个城阳郡,进而青州大儒郑林奉东莱郡守鞠彭之命前来联络,可是郑林离开“公来营”后不久就失踪了……怀疑为苏峻所害。

    裴该又召裴嶷来商议,裴嶷不禁大吃一惊,说:“苏峻怎敢如此跋扈,竟害名儒!此事确实否?可命王贡查实了来报!”

    裴该瞥一眼裴嶷,心道前天听说苏峻抢掠百姓,你貌似并不当一回事儿嘛,怎么如今他只是“可能”杀了一名儒者,你就这么吃惊,甚至于相当的恼怒?果然是屁股决定了脑袋。

    郑林何许人也?《晋书·儒林传》里有他吗?实在没啥印象了……

    于是便道:“苏峻本籍东莱,则于青州之儒,岂有不礼敬之理啊?且郑林为鞠彭奉书于峻,若有旧仇,必不敢来,若无宿怨,苏峻何故要谋害之?王贡前报,似颇可信,此报则纯出臆测了……”想一想,又说:“不如行文苏峻,言我欲召郑林入关,教学兴儒,命其访察,且看他如何答复。若果为彼所害,言辞中或可窥见端倪。”

    裴嶷点头:“此计甚好。”随即就说:“则往‘公来营’委派司马之事,不可再缓了。”

    裴该心说我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只好先试用一段时间再说,且看那人是否能够孚我之望吧。便即下令:“唤钟声来。”

    钟声钟艾华自从在龙首原劝谏过裴该,裴该赞赏其人“忠直”,便即召入幕中为宾。这人能力如何,可以考察,但他敢以卑微之身,直陈“裴公不忠”,这份胆气是值得肯定的。关键这件事儿很快就传了开去——钟艾华本身自然不会隐瞒,而且圈外还有大群同来的士人在等消息呢——若于此时任用钟声,则必示人为裴公事君以忠、待士以诚,而且善纳谏言不是?

    结果钟声入幕,做了几个月的低位令史,通过观察,裴该发现他不仅仅贼大胆而已,也不是光会种地,本身的见识和实务能力也都可圈可点。尤其钟声对于裴该各种新政,起码表面上是举双手赞成的,也在自己工作范畴内,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进,就此很快得到晋升,任为舍人。

    裴该想往“公来营”派司马,考虑幕中人选,要么能力未足,要么自己舍不得撒手,或者出身太低,恐怕压不住苏峻。只有这个钟艾华,能力也够了,也没有必须留在长安的必要,加上虽是庶流,终究出身颍川钟氏,倒勉强可以备选。

    本来还打算多研究研究,再仔细考察一下钟艾华的,可惜时间不等人,苏峻都已经杀到青州去了,若不赶紧加以约束,说不定他就真在青徐间割据称雄啦!故此,只好让钟艾华先试一试了。

    于是召来钟声,说明事委,询问他的意向。钟声一口答应,说:“明公若有所命,即千万里,声必不辞!”裴该便问:“卿于我军法,可熟稔否?”钟声说我熟啊——“曩日奉命屯田,虽为民屯,亦以兵法勒束,故明公之令,声皆可背诵。”

    就此一口气不停顿的,把军法条目背诵了一遍,裴该挑几条问他,也都回答得头头是道——看起来是吃透了。裴该这才把王贡先后两奏递给钟声,对他说:“卿此去任营司马,当勒束苏峻,严明军纪,勿犯我法,且就此二事,可徐徐探访之,以辨真伪。”

    ——————————

    钟声领命之后,带着三百健卒,匆匆离开长安,启程东向——这三百兵大多出身司、兖之间,没有一个徐州人,方便往“公来营”里掺沙子。

    可是等钟声气喘吁吁的,终于跑到东莞的时候,却听说苏峻已经撤兵回返,退驻城阳了。

    且说苏峻在广固以南逡巡了将近十日,始终找不到曹嶷的漏洞可钻,又没有决心用手头这并不充足的兵力去硬撼城防,正在进退两难之际,曹嶷倒主动派来了求和的使者。

    苏峻就坡下驴,要求和曹嶷划巨洋水为界,水西属曹嶷,水东属苏峻。使者往来,反复讨价还价,最终把界限东移,商定以潍水做界线。

    也就是说,苏峻得把才攻下不久的剧县吐出来,同时曹嶷不但承认苏峻对城阳、东莱两郡的统治,还交出来半个北海郡。

    于是苏峻留兵助守临朐,以防曹嶷破盟南下,自己也不回公来山了——那终究是郗鉴的地盘儿啊——而东退到城阳郡内的姑幕。这座县城距离广固和东莱郡的最西端距离差不太多,可进可退,皆有凭依。

    随即苏峻就写奏报捷,并且请求大司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