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 起义(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冻了多半天。

    这也顺便满足了李破的好奇心,远远的观望了整个过程。

    就像后来人看阅兵一样,李破感觉,收获良多,对大隋的强盛,也有了一个颇为直观的印象。

    就是吧,皇帝老子离的太远,看不清楚到底长的什么样子。

    朝臣将军们穿的衣服很好看,却不知道谁是谁。

    再有,大军出征,宰些牛羊作为祭礼,老天爷怎么会满意呢?

    嗯,要是将那西突厥的什么可汗推出来,砍下脑袋。。。。。。那么一颗尊贵的脑袋掉下来,效果肯定比牛羊好的多才对。

    李破又猜对了,老天爷明显不太满意这些祭礼。

    于是,就在大军云集于河北涿郡,枕戈待旦,西突厥处罗可汗也来凑热闹的时候,近在咫尺的山东先就乱了起来。

    山东人齐郡人王簿,自称知世郎,率先举起了反隋义旗。

    这位山东好汉,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没多大的志向,他作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听着挺顺口,其实满篇都也透着胸无大志的思想。

    自称知世郎吧,没去做和尚,却在泰山脚下,聚众做起了逍遥山大王。

    不过,山东人确实也活不下去了。

    劳役,税赋,都已经远远出了山东百姓的承受能力。

    据传,山东百姓之家,每两口人,必有一人就役,田地大半荒芜,却还要向官府缴纳之余往年,十倍乃至数十倍的税赋。

    催逼压榨之酷烈,若非亲至此间,实在是难以想象。

    山东人先反,也确是情理之间的事情,也就是大军驻扎在了河北涿郡,不然的话,所处境地比山东人也好不到哪儿去的河北人,也不会落在山东人后面。

    随着一无向辽东浪死歌的流传,整个山东就好像碰到了火星的油锅一般,轰的一下就着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