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7章 卫府(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费劲的地方在于,从西魏八柱国时代开始,延续至今,府兵制已经极为完善,不用怎么去修改了。

    当年,西魏宇文泰设八府,以关陇乡兵充之,一举奠定了关西军事门阀的根基。

    而到了隋文帝杨坚年间,杨坚更进一步,大举解除鲜卑贵族兵权,恢复汉姓,以府兵入民籍,在册人口于是激增,顺便又减少了割据之祸的威胁。

    也就说这个时候,扎根于户籍之上的府兵制,终于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让大隋一举进入盛世时节。

    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渐渐的在对突厥的战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这无疑是制度上的胜利。

    而到了隋帝杨广年间,府兵制败坏的非常之快,而这同样是制度上的崩溃,户籍渐趋混乱,滥用民力之下,府兵人家生活艰难,四处逃散。

    后果很清晰的摆在人们面前,府兵制造成的战乱景象,比汉末战乱还要恐怖几分,最终还是形成了割据之局。

    这几乎是府兵制的痼疾,他的根系就是户籍制度上面,户籍制度又很大程度依赖于官吏的才能以及清廉公正与否。

    显然,这在门阀时代是行不通的,官吏多出于大族,与门阀世族关系紧密,而严明的户籍制度,显然并不符合门阀大族们的利益。

    于是,君主只要稍不留神,便会给人可乘之机,更何况是杨广这样一个帝王了。

    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和门阀世族勾心斗角,致力于铲除门阀势力,可实际上,他在行动上,却像一个昏聩狂乱的病人。

    从大业初年开始,四处巡游,大兴土木的他,就已经动摇了大隋的根基,也就是他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一旦趋于混乱,府兵制也随之不稳,门阀世族的力量,没有受到沉重的打击,反而一下膨胀了起来。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天下爆发战乱会是这么可怖的一个景象。

    府兵制一旦陷入崩溃,府兵们必定是揭竿而起,反而来就给了门阀大族一个惨痛的教训。

    这么多年过去,李破对府兵制的了解,已是极为深刻。

    这无疑是个富国强兵的制度,在现阶段看来,它那良好的表象,非常适合现在的局面,军政一体的架构,只要能操控得当,那你既不用担心军事力量不够强大,也不用担心国家不够富有。

    所以,虽然天下已经成了这个样子,李破还是觉得,这个府兵制,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这也源于他不愿费神去想其他什么办法,制度这个东西,想要创新,嗯,也别谈什么创新了,后来人弄出来的一些制度,李破倒也隐隐约约记得一些。

    可你要在这个时候,拿出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思,把并代两州搞成试用田,李破自觉还没蠢到那个地步。

    总之一句话,这并非是一个开拓者,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的治下富强起来,他没有那么多的政治抱负需要实现。

    而且,一旦建立军府,也能解决他最为头疼的封赏问题。

    他麾下的大军膨胀的太快了,光骑兵就有三万余众,再加上驻守各处的步军,还有从没动用过的府兵,要是全力一击的话,他能拉出十多万人马出来。

    这还是他没有大量招收战俘从军,不然的话,这个数量还要激增三分之一。

    南征北战了几年,将士们的军功越来越多,封赏也一直在困扰着他。

    建立军府,能很好的缓解这种局面,高级将领的升迁,可以用军府来应对,军队的膨胀也给有功将士带来升迁的余地。

    至于他一个代州行军总管,有没有资格建立卫府,并赏赐于旁人。

    去他娘的吧,连李渊的老巢都让他给掏了,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

    于是,这个冬天,李破在雁门,建左右卫府,以尉迟恭,步群两人领之,至于卫府中的其他官职,代州军最不缺的就是有功将领了。

    卫府一旦设立,军中一下就出现了一些职缺,其他人顺势补上。

    于是,代州军中终于出现了两个建牙开府的人物儿,品级什么的先不谈,这对于代州军而言,可谓是意义非凡。

    有了左右卫府,接下来自然还可以出现其他卫府嘛。

    这几乎是西魏八柱国起家之事的重演,只不过人家底子本来就厚,李破这里小了不只一号罢了。

    很多人,将这个冬天看做是晋北军事集团的一个分水岭。

    至此,这个起于云内恒安镇军的边军集团,终于迈出了一大步,既集中,又显得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