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楚河还没有读取范增心声的本事,当然不知道,范增毕生的心愿,便如同那姜太公一般。
迟暮而出山,辅佐明主,定江山,而再造乾坤。
昔年文王请姜太公,背姜太公上马车,而走了八百步,故而姜太公设计,保了大周江山八百载。
此事传为美谈,流传青史。
范增也同姜子牙一般,七十出山辅佐项梁,而后被项羽尊为亚父。
怎么看都像是姜太公第二。
这也让范增常常自得,甚至处处效仿太公。
然而楚河的出现,打断了范增的这种自我得意。
特别是当项羽尊楚河为兄长,对楚河的意见极为重视之时,那种仿佛被人抢夺果实般的紧迫感,便让范增对楚河充满了敌意。
楚河未曾反驳范增,却有人站出来说道:“谁说没有!我便知有一人。身份不仅比那熊心更高贵,并且为人坦率、真诚,乃是谦谦君子,不爱权势,我们若将他推为楚王,定然可无后顾之忧。”
说话的是项伯。
如果说范增在楚河身上找到了危机感,那么项伯就是一直以搬倒范增为人生目标,处处与之作对。
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按理说项羽坐了江山,他得到的权利和地位,远比刘邦这么一个外人坐了江山,对他而言来的更有实际利益。
那他为何会在鸿门宴上,帮助刘邦逃脱?
原本是个迷。
但是此时楚河却知道,那是因为项伯一直不痛快项羽对范增的尊重,他是项羽的季父,而范增是亚父。
一个外人比一个亲叔叔更得重视,这令项伯心中很不是滋味,故而无论范增做什么决定,他都一力反对,即便是怼不过,也要扯一扯后腿,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无脑。
鸿门宴杀刘邦的局,本就是范增一力主张,既然如此项伯当然要破坏。
楚河正是洞悉了这一点,所以让熊玺被项伯所发现,经过熊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