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接机的朋友,有地方新闻媒体,但也有不少娱乐媒体记者,还有粉丝。
一名附近大学的学生本打算过来找方召要个签名,没想到,到地方了发现人多得超乎他的想象,看了看周围的人,好奇地问:“你们哪个圈的?”
“我是游戏圈的,方召在我心里永远是单人榜第一!”旁边一人道。
“我军事圈的,他是我偶像!”另一人抬头望向天空。
“我音乐圈的,跟方召一个学校,方召是我师兄!”一名学生模样的人激动地道。
“我……凑热闹的。”
这时突然有人大声喊叫。
“哎,快看,来了来了!”
空中,两艘飞行器降落,不过并不在同一场区,一艘降落在民用场,另一艘降落在军事停机场。现在的这条通道就在靠近军事停机场的地方。
守在这里的众人伸长脖子,没多久便看到从里面跑出来的人。
服役一年,很多清瘦白皙的人变得黑了,壮了,刚从服役地回来,还会保留一些军队的气息,好在经常联网视频,家人也不至于认不出他们。
分离一年之后再重聚,周围充满了欢声笑语。很多家长都觉得,兵役就像一个成年礼,度过之后就会更成熟了。
不过,记者们这时候更忙。
“方召呢?谁看见了?”
“这位同学,请问你们同一批的方召出来了吗?”有记者问一名刚与家人团聚的年轻人。服役的这些多是在校大学生,叫一声“同学”没问题。
那年轻人一听,哈哈笑了笑,“你们守不到,他们直接换乘,去了延洲军区报到。”
与方召一起的还有十来个人,都是在同一期服役中表现好的延洲人,不过他们都只是戴预备役少尉肩章。降落之后一行人就换乘另一艘军用飞行器,直飞延洲军区,过去办理转预备役登记手续。
转预备役的事情,系统是连通了,但有些程序还得他们亲自过去走一走。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