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长途漫漫--自生鸟铳与鸟铳争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上细雨纷纷,众人催头丧气,如此大好的机会居然功亏一篑,而罪魁祸首,就是下雨天,下雨天鸟铳不能发射。

    正如杨麟所说的那样,若非受此影响,完全可以派出水军直扑渡何处,截断人流,派出两营兵马截住援军,然后集中全力,定可以全歼张定国部的。

    任凭细雨落在脖子上,杨麟戴着头盔巡视各营,白天一战,双方伤亡都甚大,光是义勇军,战死就超过百余人,受伤则在五百之众。

    看到杨麟经过,很多人催头丧气的,远远的更听到一些人大骂天公不作美。

    回到知府衙门,看到钱邦芑等人都在,众人看到杨麟脸色阴沉,一个个细声安慰。

    这鸟铳虽然威力强大,但也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需要火绳点火,一遇到雨雪天气,火绳点不燃,鸟铳只有当棒使(现在按了铳刺,还可以当长矛使)。

    正如萨尔浒战役那样,明将马林率领所部与满洲八旗激战正酣之时天降大雨,迫于明军只有点燃松枝,一手端枪,一手拿着点燃的松枝点燃引火药发射。

    萨尔浒战役?不是明朝与后金最大的一场战役吗,当日明军来势汹汹,但不幸被后金探得明军军情,集中主力先大败明将杜松部主力,然后各个击破,赢得胜利。

    谈起萨尔浒战役,座中众人无不长声短叹,很多人搞不明白,为什么努尔哈赤知道明军进军路线,并且能够各个击破的?

    若不是当日天降大雨,致使火器不能发挥,明军要击败杜松部,定然难上加难。

    若是马林不败,其他三路明军长驱直入,后金之祸必然早已经铲除。

    若无后金之祸,大明不征什么辽饷,怎么可能闹出流寇,大明江山怎么会如今日般支离破碎,崇祯帝怎么可能煤山自尽。

    杨麟听大家抱怨,也感到颇为奇怪,良久叹息道:“各位,当时众将都已经作古,若要沥青事件是非曲直,大概不太可能。

    各路兵马进军路线,进军时间定是军中极度机密之事,但居然被努尔哈赤知道,如此想来,我大明定有奸细,向奴酋通风报信啊。”

    众人一听,也点头不已,大家纷纷猜测奸细,有说李如柏者,有说其他人等,不一而举。

    杨麟狠狠的头盔扔在案几道,嘴角露出一丝奸笑,骂道:“若要被老子查明那个奸细投敌卖国者,定然将其五马分尸。

    各位,鸟铳弱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在大风天,大雨天难以鏖战,大家明明知道鸟铳这个弱点,但有没有解决办呢?

    若我们不需要火绳点火,用其他方式点火,如燧石取火,或者其他什么的,能不能够呢?”

    众人面面相觑,大家不知道如何回答,就在这时,殷承柞眼前一亮,拱手道:“大人,我曾经看了一本书,是本朝进士毕懋康所著,好像叫什么《军器图说》,里面有一种鸟铳,说可以不用火绳点火,就可以发射的。”

    杨麟大喜,令人找来《军旗图说》,里面介绍多种火器。

    如蹶张弩、鸟铳,叠阵法三段击(轮流放铳、轮流进铳、轮流装铳)、轮流发努图、翼虎炮、追风枪、神飞炮、自生鸟铳刀铳图、火箭闸、旧时武刚车等。

    自生鸟铳书中记载为:

    铳遇风雨不便,用此铳。

    (过去放铳)必先开火门,乃对敌举放,往往有被凤玉飘湿而不能一发者,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

    (自生鸟铳)须将龙头改造,消息令火石触触机自击而发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漂湿缓急皆可应收。

    作为现代人当然知道其中价值,过去因为时间太短来不及引用,更担心金手指改变进程,今日战场经历之后,考虑到未来作战需要,更重要的不过使用已有技术而已,方大胆实验新方法。

    找来工匠按照图纸改造,不到一天功夫就改造完成(有图纸)。

    正如《军旗图说》记载,这自生鸟铳改变方式,主要通过击锤击打在燧石上,引燃上面的引火药,进行发射。

    除此之外燧石龙头等部件对药室里面火药有保护作用,根本不惧风飘雨湿。

    试着连放数铳,深感燧发取火及其不易,即便更换较大的弹簧,扣动扳机力度增大一倍点火率不过六七成,这或者是过去很多步枪手手指长茧的原因。

    这可不像火绳枪,通过明火点燃,点火率基本上达到100%,从点火结果来看火绳枪远远强于燧发枪。

    但新生儿燧发枪并不是毫无可取,在有的地方更是优势明显,其中最重要的是像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