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节 东门市游记(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光普照,他却感到了一种地狱的气味。

    夸克不由自主的画了个十字。

    “几位老爷,请这里走。”

    东门市的繁华很快吸引了他们。这里的繁华当然比不上广州佛山。但是房屋之齐整,道路之平坦,却是前所未见。市井的气象更是比广州佛山好过百倍。路面干干净净,不要说垃圾,连个果皮都找不到,街面更是没有积水。两旁的行道树虽然不大,已经能提供些许的遮阴了。

    让人不解的是沿街的一个个高杆,上面顶着个铁网玻璃罩。

    “这是何物?”李洛由问。

    “是路灯。”管事的回答。

    李洛由也猜到是路灯。不过沿着大街这么一字排开,这份气魄大概只有宫廷里才有??他在京师听太监闲扯的时候说过,宫里的永巷两旁都有石灯笼,每晚点着照亮。

    这么个市镇上也点路灯未免太过奢侈。就算夜市兴旺,商家也会自己点灯,何必多此一举。李洛由不以为然。

    漫步街上,路上行人不少,有穷有富,各自奔走忙碌,其中既有本地的土著,也有外来的商贩,更有穿着蓝、灰、土黄色对襟小褂,留着和尚似的短的澳洲人。粗粗一看,澳洲人的数量还真不少。只是开出口来的口音却听得出他们大多来自两广福建。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假髡”了。

    真髡多少,无从考证。但是假髡的数量却有许多。稍加留心就现,假髡虽然穿得差不多,但是细节上还是能看得出具体的从业。

    戴着有檐帽,腰里束着腰带,挂着短剑的,是士兵之类;戴着藤盔帽,敞胸挽袖的,大约是作坊的工匠;戴草帽,挽起裤腿的,不用说是下地的农民了。最后一类衣着整洁,穿戴得一丝不苟,多半还挎着个包的,李洛由看不出是什么来路,便问管事的。

    “这是澳洲人的书办。”管事的说,“专替澳洲人办事施政。”

    “就是衙门里的书吏一类人了。”李洛由点点头。

    “是,也不是。”管事的说,“里面复杂着呢,光这书办还有三六九等,他们内部叫‘干部’。其中还有许多花样,我们这些外人就闹不明白了。不过老爷您看,但凡是‘干部’的,上衣就有四个口袋。若是一般的书办,只有下面两个。”

    望过去,果不其然。李洛由点点头,忽然又看到了穿着类似衣服的女人。

    “怎么?澳洲人还有女书办?”

    “正是。”管事当新闻一样的告诉他,“澳洲人没有男女之防,女人一样有当官管事的,有些厂子作坊还专招女工做活。有几个女书办也不足为奇。”

    繁华市面上常见的乞丐混混儿,这里一概没有。连跑马卖解之类的江湖人物都看不到一个。李洛由看了暗暗纳罕:莫不是为着他来特意在这里清肃整顿过?想来自己也没这么大的面子。

    当下只在市井漫步游走,只见这里商铺林立,各种货色齐全。李洛由随便进了几家看看,并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东西,这里销售的各种澳洲货物,广州也买得到。不过这里的房屋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二层以上的,三层很普遍。一栋挨着一栋,密密麻麻,式样也和中原的不同。夸克看了也直摇头,说和欧洲的房子略有神似之处,但是绝不雷同。

    很难说着房子好看或者不好看,但是这种房屋显然很节约土地。李洛由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临高的荒地极多,何必如此的节约?

    眼见前面就是一处五开间门面的大店铺人进人出极热闹。漫步过去,只见店门口有几名穿着蓝布衣裙的女伙计不时用各种方言招呼客人,一会广东白话一会客家话一会雷州话一会又是福建话……李洛由暗自皱眉,这做买卖还有用女伙计的?简直有以色相招揽之意。

    但是走进了就现所谓色相招揽是无稽之谈。这些女伙计个个都是膀大腰圆之辈,绝无哪个有婀娜之色,胸前挂着木质的名牌。衣服的背上却有三个大字:“合作社”。

    “这位客官您是第一次来本地吧?各种新鲜好卖的货物,拆零整趸皆可,咱们店里还代客包装托运,量大从优”

    一个女伙计看到李洛由正在驻足观看,赶紧过来热情宣传。李洛由也不推辞,干脆进店去看看。

    店里规模极大,中间是直达屋顶的中庭,二、三层全部是走马楼。站在屋子中间,那份高旷的气势就压得人说不出话来。

    最让人吃惊的还是屋顶,用得是明瓦天窗。

    明瓦天窗当然不算稀罕,有些人家为了采光,屋面上用半透明云母、牛角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