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节 新式武器(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训练发射榴弹的时候使用得是最简单的时间引信。简单到大家觉得太容易了。一根中空,两端开口的木管――穿越者干脆连加工中空木管的功夫都省却了,直接用得是细竹管――管内装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信管上标有刻度。使用时炮手先估算一下发射距离,从火炮手册里查出距离和炮弹种类对应的飞行时间,再按引信上的刻度截去相应的长度,塞进炮弹的引信孔,一端露在弹体外,另一端与弹体内的炸药接触。最后把炮弹塞进炮膛,确保引信的位置朝前就可以了――后来就干脆给使用时间引信的球形炮弹直接安装一个木制弹托。确保装填的时候方向的准确性。

    这种引信操作起来直观方便,但是因为是手工插入信管,插入深浅会影响到起爆的结果。而且插入引信的引信孔和不能和信管完全密合,使用起来有时候并不安全。林深河决定直接仿制brnn引信。这是滑膛炮上能够找到的最好最可靠的时间引信。它是一个扁平的金属圆柱体,外表有螺纹,可以旋入引信孔上表面刻着时间,使用时只要在需要的时间刻度上打个孔,再旋进炮弹的引信口就可以了。brnn引信的最大时间只有55秒。不适合给臼炮这样初速很慢的炮弹使用。

    引信的三视图画出来之后,他把图纸交给了机械部门。

    “这东西制造要有一定的精度,我得找元老做。”展无涯看了之后说,“黄铜的?”

    “对。”

    “个头还算小,黄铜的也消耗不了多少。”展无涯看了看尺寸,“先做一千个怎么样?”

    “没问题,我想张柏林的炮手是没机会发射一千发榴弹和榴霰弹的。”

    “还有一点,既然现在我们要量产榴弹和榴霰弹。就可以制造这两种弹药的整装炮弹了。”林深河说,“毕竟整装炮弹的发射速度要快得多。”

    所谓整装炮弹就是在使用榴弹、榴霰弹的木制弹托下再固定一个布药包。这样原本的装填火药、装弹的步骤就合二为一了。

    靶场上炮声隆隆,陆军正在加紧备战的时候,海军也在忙于新得装备试制。海军的作战任务是封锁,同时也要负责保卫临高海岸线。特别是博铺和马袅两处重点港口。

    海军要派出大部分的船只去担任海上封锁的任务,还要同时继续担负向三亚运输物资的任务,可以直接保卫港口的船只将大为减少。博铺的防御体系以重炮为主,远程火力很强,直接保卫港口的力量却有点偏弱。马袅只有一座炮楼和一个海兵排,守备力量更加薄弱了。

    “我们在马袅的守备力量太单薄了。”陈海阳在作战会议上说,“马袅是我们的盐化原料供应基地,还有现代化的制盐厂。守备力量只有一个排和一座炮楼――上面配备的还是一门12磅山地榴。如果敌人突破海上封锁,在马袅登陆――当地有蒸汽制盐厂、有风车、有锅炉。只要被放上一把火就够得上损失惨重了。”

    马袅有一处浅水港口,很适合明军使用的小吨位船只进行渗透式的登陆作战。

    “现在再谈建造炮台之类有点晚了吧。”

    “不,能有一个月时间也就够了。”来参加会议的梅晚说,“给我足够的资源。一个月时间我就能建造一座战时容纳一个步兵连驻防,配备重型火炮的大型棱堡。”

    “可以吗?”与会人员交头接耳了一阵。何鸣点头:“我来争取。不过你得确保在一个月里完工。”

    “我保证完成。”梅晚说。

    “与其造棱堡不如制造一些水雷用来封锁港口。防御敌人的船只渗透。”李迪身为港务主任兼要塞司令,对水雷的事情念念不忘。

    “水雷?我还怕把我们自己的船给炸了呢。”陈海阳对水雷的效能很清楚,所以对水雷的使用更加犹豫。

    触发的锚雷的技术很简单,但是海军没有扫雷具可用,一旦需要扫雷的时候就很不方便。万一出现脱锚漂雷现象,以琼州海峡的宽度,简直就是无差别炸船的利器。

    过去,海军和武器设计部门曾经考虑过目视电发水雷的制造,用来在港口航道内布设防御。但是海水中的电线的防腐防漏以及水雷脱锚的问题始终不能很好的解决,最后电发水雷的方案也放弃了。

    另一种方案是文德嗣提出过的杆雷艇。最初提出的杆雷艇设计方案是带装甲覆盖舱面的划艇,以人力划桨驱动,药包固定在船舷上之后放出一条电线与杆雷艇连接。杆雷艇随后快速倒桨至安全距离,再用电发火引爆药包。

    这种设计虽然充分考虑到了杆雷艇的安全性,但是实际使用划艇进行模拟测试的时候发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