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节 动员(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居于这些考虑,穿越集团一直没有触动卫所的利益,卫所也没有表现出官军应该有的“保家卫国”的气概来。双方偶然还做点买卖。保持着一种还算和睦的状态。

    现在,穿越集团已经不需要顾虑这一切了:伏波军已经成了规模,各村寨建立了民兵体系,和黎区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至于同大明的友好关系恐怕很快就要结束。卫所就成了临高境内最危险的第五纵队了。马千瞩认为,以卫所的军事能力来说当然是无足轻重,但是万一搞点什么小破坏,对穿越众来说还是得不偿失的。

    他提议立刻干掉卫所。全盘接受卫所的土地、人口和财产。至于卫所本身可以保留一个空架子,保留几个当官的当傀儡――当然是在严密的看管之下。

    马千瞩随即下令召开全县村寨会议。各村的联络员和村长、驻在警都被召集到百仞城开会。会议上,宣布了动员的命令。

    每个村寨,不管是属于公社还是配套村寨,都要按照人口数量摊派了不同人数的丁壮。联络员们被明确的要求:

    “十四天之内必须报到”负责动员工作的东门吹雨在各村的联络员、村长、驻本书整理整理~在警的会议上着重指出。

    同时还短期征召数百名妇女,用来为轻工业部服劳役。另外,各村必须把民兵都组织好,随时听候调用。

    “各村寨的民兵分成二队,一旦接到征召的命令,就派出一队到指定地点集合。根据路程远近掀起到达听候调遣。把大族的乡勇征发出来还可以减少他们聚众作乱的可能性。”

    这部分民兵,东门吹雨准备必要的时候调用他们担任后勤工作。

    “要不要自带口粮……”有联络员问。

    “不需要,只要人来就可以,衣服和武器也是我们准备。”

    听说无需出粮出钱,各村的联络员都松了一口气,派丁的额度也不算沉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按时按期派来丁壮和妇女。

    按照邬德手里的粗略的人口统计数字,这一轮征召大概能召集到二千丁。

    “现在征集这么多人来,训练来得及么?万一敌人很快就出兵呢?”

    “大多数是用在工程建设和辅助部队,用不了多少训练。”

    征集来的士兵,年轻力壮的补入步兵和炮兵,年龄较大的补入辅助部队。

    经过这一轮的征召,伏波军陆军在临高拥有五个步兵营,一个野战炮兵营、一个步兵教导队和一个炮兵教导队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加上辅助部队,仅陆军兵力就超过六千人。这不算规模庞大的海军。

    部队规模就临高本身的人口来说已经是超大型的军队了――整个临高的人口数量,本地人口加上各种移民只有十二三万人。海陆军总数居然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幸而临高的经济总量和工业规模极大,军队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充当无偿劳动力,总体还不是纯消耗单位,一时间还能供养的起如此规模的军队。

    “不要吝惜弹药,每个士兵从现在开始起,一个月内要完成新兵射击100次,老兵射击20次。”何鸣向军官们下达指示,“各连队要抓紧队形训练,特别是连、营两级双列横队展开。”

    随后他发布命令,原本驻守在各处炮楼的步兵班全部归建集中,改由新编练的基干民兵接替。每个炮楼里要事先储备20天的干粮和清水。其他零星据点内的也要酌情准备足够的粮食、弹药、燃料和饮用水。

    “现在零星分散值勤的分队不少,”何鸣说,“分散执勤对部队素质养成有很大的妨碍,以后野战部队和卫戍部队要分开。”

    “各处储备粮食和饮用水做什么,难道要防备被围么――”东门吹雨不解的问。

    “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你说最坏的局面是什么?”

    东门吹雨想象不出,他迟疑了一下才说:“虽然最坏的打算没错,但是我不认为这次作战我们会被打败。”

    “当然不会,如果打败也就不用守了,大伙干脆直接跳海算了。”何鸣点着了香烟,“最坏的局面是敌人有大量的散兵游勇渗入我们的地盘搞破坏。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散兵游勇人数不多,但是会极度的分散,使得他们很难被迅速肃清。破坏性也最大的。

    “我虽然当过p的连长,可对明军会怎么打仗一窍不通。”何鸣弹了下烟灰,“实话说我对伏波军的打仗方式也不见得怎么明白……”他大概觉得这样的话说出来不大妥当,不再说下去了,继续刚才的话题:

    敌军很可能会组织小股部队进行偷渡作战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