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九节 地下政府(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哪里还敢来趟这路浑水,一个个噤若寒蝉,默不作声。青霞知道自己是外路人,没有人愿意出来帮忙。绝望之余暗暗懊悔自己行事不够老练,早知道马匹就不要了,自己明明底子不干净,有给罗家当教练的事情,还要硬挺。被澳洲人抓住,打杀都不怕,但是班子里的人都陷了进去,连个外面奔走营救的人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她悔得肝肠寸断,但是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可挽回的地步了,只有到了公所见机行事了。她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能救得了大家,自己什么都可以牺牲。

    就在青霞一行人被捕的前一天晚上,文德嗣率领增援人员抵达了三良市。

    三良镇是特遣舰队打下来的最大的市镇。此地又是东莞和临近几个县的商品批发集散地,商业地位很重要。缴获的战利品和抓到的俘虏也最多。为此受到了特遣舰队诸元老的极大重视。石志奇中箭的消息传来之后文德嗣立刻启程,带着几名元老和一部分民事人员抵达三良市。准备在当地做一番经营。

    文德嗣带领的增援队伍因为要让运输物资的长龙开行,所以沿途不得不拔除河道内的木桩,清理河道。一路走一路清理,一直到下午才抵达了三良市。此时战斗已经基本上结束了。尽管拿下罗宅花了一点时间,但是天黑前罗宅已经被占领。

    文德嗣立刻指挥部队对整个三良进行了“肃清”和“甄别”工作。一批人立刻被绞死。而查封抄没财产行动一直持续到晚上才停止。

    搜捕肃清残余敌人的工作彻夜进行,四百多名海兵封锁了所有的出入道路,一队一队的巡逻兵打着火把巡逻在每条大街小巷,搜捕着每一个企图逃走的土著。抓到的人一律送到在打谷场和公所附近的临时拘押营里等待发落。

    三良市的抵抗力度是最大的,海兵们的报复也特别残酷――尽管他们受到纪律的约束,不能在百姓们头上发泄怒火,但是在对待乡勇上就这么这么客气了,如果哪个人稍有抵抗或者言语不逊,就会被当场一刺刀捅死。

    文德嗣签署完第一批绞刑命令,舒展了下身子。一口气签署这么多的命令,当领导也不容易啊。他站起身来,看了看火光通明的院子,院子里已经清理完毕,廊檐下已经换上了海兵站岗。刺刀反射着院子里的火把光芒,寒光闪闪。

    他叫来一个值班的军官:“石支队长在哪里?”

    “他在临时医院。我这就带您过去。”军官毕恭毕敬的说道。

    公所的一个偏院这会已经改成了医院。东暖阁改成了临时手术室。一张紫檀木桌子权充手术台,四周刮起了帘幕。十几个射灯布置在周围――电是外面的自行车式人力发电机提供,由海兵们轮流骑车。

    张土木给一个乡勇做了腹部弹丸取出术,缝合了伤口――很难说这个伤员能不能活命,条件太简陋了。不过起码做了手术他有活命的机会,不做就必死无疑了。

    “注意护理。特别是要按时给药。”张土木关照完卫生员之后,把自己沾满了血迹的乳胶手套浸泡到一盆清水里,仔细的洗干净,又泡入一盆酒精――要是在临高,这些事情都有护士会帮他做,这里就只好自己动手了。

    张土木是随军医生。带了几个学急救外科的土著医学生和许多器材药品,除了打算救死扶伤之外也有个准备练手的意思。原本他是在虎门设立医疗点的,然而支队在珠江上的巡游战斗却没有产生多少需要他亲自出马的重伤员。最后他决定跟着支队一起行动,没得自己人抢救起码可以抢救俘虏。

    抱着这个心思,这支小小的医疗队留下一半人和器材,其他人就登船到了石志奇占据的石湾。张土木正在石湾待得无聊,前方传来了石志奇中箭的消息,他赶紧又带着徒弟、器材在士兵们的护送下赶往三良镇。

    原本以为要抢救石志奇得,不过跑去一看石志奇的还没到需要抢救的地步,他神情萎靡的坐一张榻上,箭头带着一小段箭杆还留在他的身上――随军卫生员发觉中箭的地方离一条大动脉很近,不敢帮他切开取箭头,只好等张土木来了。

    青霞的一箭射在他套在制服外面的“铠甲”上――这是配发给没有装备防刺服的元老们的防护装备,类似一件旧款的钢板防弹衣,在关键部位插入钢板防护。羽箭很准确的射中了他的胸前的护心钢板,只差一点点就直接刺入了他的心脏。

    要是真得射中了,石志奇有十条命也要当场挂了。羽箭被钢板弹开。箭头斜斜得插入了他的肩膀。箭伤倒不严重,张土木给他清洗伤口,注射了破伤风。又给他服用了抗生素。

    “你运气还不错,”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