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大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二章 晋阳生变(上)(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等了三四天,孙辅仁从城外村庄回来,顺便还带回来了两三千人,这些人算是他这几日的劳动成果了。

    一个人口二十万的大县,居然逃难只剩了不到一万人,实在令人费解。

    孙辅仁回来时脸色不太好,这几日行走奔忙于各村之间,渐渐的,他也觉得不对劲了,百姓逃难不可能逃走那么多,毕竟这个年代里,“故土难离”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不到马上饿死的地步,谁都不肯轻易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可是晋阳各村的百姓却一口气全跑了,好像神仙变了个戏法似的,手一挥就把人变没了,实在是反常得很。

    …………

    “敢问李侯爷,这个名叫卫从礼的地主……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让他住在县衙里?”孙辅仁不解地问道。

    连日的奔波,而且收效甚微,孙辅仁的精神很不好,脸色也很差,脸上布满了憔悴和疲累,眼珠子满是通红的血丝,连官员最基本的衣冠仪态看起来都一塌糊涂。

    李素叹了口气,道:“孙县令辛苦了,这些日子看你先后奔波,晋王殿下和我非常钦佩,只不过,你毕竟是晋阳一县父母,在这大灾关头,身子尤其重要啊,万民生计系于一身,你要好好保重才是。”

    孙辅仁叹道:“职命所在,不得不为尔,但求无愧陛下,无愧黎民便是……李侯爷,这几日多亏您和殿下坐镇城外善棚赈济百姓,为下官分担了许多事,下官感激不尽……”

    语气一顿,孙辅仁指了指正在县衙后院园子里闲逛打呵欠的卫从礼,疑惑地道:“只不过……此乃何人,为何侯爷要将他接进县衙里住下?”

    李素扭头看了卫从礼一眼,嘴角噙着几分轻笑,道:“他……算是一个客人吧,嗯,烦请孙县令叫府中下人好生招待,有吃有喝就行,或许……”

    “或许什么?”

    李素笑道:“或许,晋阳百姓失踪之谜,此人知晓几分端倪,这几日忙着赈灾,待城外乡亲们安定下来后,我再好好跟他聊聊,敬酒或者罚酒,终归要吃一样的。”

    孙辅仁一惊,扭头看了眼卫从礼,随即点点头:“既是侯爷所命,下官自当遵从,晋阳县大牢里也有刑具,侯爷若欲刑讯,只管取来用便是。”

    李素失笑:“用刑具反倒落了下乘,放心,我有一百种法子让他老老实实开口,或者……让他后悔为何生到这个世上。”

    ******************************************************************

    天气终于放晴了。

    一大早醒来,李素看到一丝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格,倾洒在地上,李素一惊,翻身而起,顾不得整理衣冠,匆忙跑出门外,抬头看着天空那一轮火红刺眼的艳阳,呆愣过后,不由放声哈哈笑了起来。

    “来人,快来人!都起来,出太阳了!”李素扬声在院子里嚷嚷开了。

    很快,晋阳县衙后院热闹起来,李治揉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呵欠一脸迷糊地走出门,李素上前狠狠拍了一下他的肩,李治惨叫一声,马上清醒了。

    “殿下,出太阳了,阴雨天气已过,快随我出城!”李素高兴地笑道。

    李治一脸迷茫道:“出太阳又怎样?”

    “有了太阳,万物便有了生机,或者说,雪灾已到了尾声……”李素耐心解释道:“尽管春播时分已过,但至少还可以人为的挽回一点什么,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组织乡亲各回其乡,马上挖渠引水播种,或许今年收成不算太好,但至少也有一些微薄的收获,总比颗粒无收强多了。”

    李治明白了,惺忪的神情也渐渐放出了光亮,像雪后初晴的阳光,神采奕奕起来。

    转过头,李素吩咐叫孙县令,却听部曲禀报,说孙县令天没亮就出城下乡了。

    李素沉默片刻,摇头苦笑,这个县令……当得实在太称职了,相比之下,自己这个侯爷反倒像一片懒惰的绿叶,衬托着孙县令这朵红花。

    斜眼瞥了一眼旁边一脸蠢萌无知的李治,李素嫌弃地撇了撇嘴。

    嗯,这家伙是另一片绿叶……

    …………

    出城的路上,禁卫前方开道,李素和李治步行,二人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商议亡羊补牢的春播事宜。

    “可是,百姓们都逃难了啊,整个晋阳只剩城外棚帐的不到万名百姓,晋阳这么大的地方,谁去播种?”李治不解地问道。

    李素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跟老天抢春时,一刻都不能耽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