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大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处绝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除了李承乾和他李泰,还有一个最小的李治。

    难道说……他觉得日后入主东宫的人不是他李泰,而是……李治?年初时晋阳因雪灾而民乱,李素奉旨与晋王李治共赴晋阳平乱,事干得很漂亮,也或许二人途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李素愿意为扶持晋王治入主东宫?

    使劲甩甩头,李泰似乎想把这个可笑荒谬的想法甩出脑外。

    怎么可能!李治今年才十三岁,一个屁事都不懂的奶娃子,朝中没有任何底蕴和势力,王府也没有任何谋士幕僚为他出谋划策,可以说全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好他,每个人都认为晋王的一生无非是做个逍遥享乐的太平王爷,父皇把他和小兕子亲自带在身边养育,那也是因为怜其年幼丧母,无人疼爱,父皇的怜悯心可跟决定未来东宫人选毫无关系,若论十几个皇子之间的威胁,所有皇子皆有可能是敌人,但所有人对晋王李治的防备心是最低的,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他还只是个奶娃子。

    良久,李泰肥肥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他一直觉得李素是个聪明人,非常聪明,聪明人做出的选择永远是最理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很显然,辅佐那个没有任何底蕴也没有任何阵营的小奶娃子当太子,绝不是聪明人的做法,李泰相信李素不会那么傻,是的,绝对不会。

    **************************************************************

    李泰的想法基本等于全天下人的想法,谁都不觉得李治这个奶娃子对皇位有任何威胁,从成年皇子到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这些重臣,他们眼里的李治只不过是个奶娃子,当个逍遥王爷已成了他这一生唯一的结局,绝无任何可能问鼎皇位。

    所有人都这样认为,除了李素。

    世上没人比李素更明白这匹黑马到底有多黑,或许连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可能都没想到把东宫之主封给这个奶娃子。

    抛开与李治之间渐渐深厚的情谊不说,如果单论政治投资的话,如今的李治是李素最有潜力,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笔投资,这是个谁也不能知道的秘密,也是隐藏在最深处的一笔丰厚财富,李治如今的地位越是低谷,越不被人看好,便代表着李素未来的回报越高。

    …………

    李承乾与李泰虽是仇敌,但二人的想法大致相同,他们都没有把李治当成敌人,而是视彼此为生平劲敌,都以为把对方扳倒便能成功坐稳那个位置,而小奶娃李治,则被二人共同忽视了,谁也没想到扳倒对方之后还有一个隐藏版的*oss,一出手便能将他们打回原形。

    东宫。

    李承乾很慌乱,也很愤怒,甚至还带着几分恐惧。

    父皇召几位重臣于甘露殿商议易储,这个消息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得早,消息传到东宫,李承乾终于惶恐了。

    在今日以前,朝堂或民间或多或少都有易储的传闻,每个传闻都说得煞有其事,随着李承乾本人越来越不争气,父皇偏宠魏王李泰的例子越来越多,朝野的传闻也传得越来越厉害,都说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越来越危险,很有可能将来会被废黜,转立魏王李泰。

    李承乾也害怕,他害怕了许多年,这也是造成他的脾性越来越暴虐,行径越来越疯狂的原因之一,因为怕,所以走了极端。

    传闻归传闻,事实上父皇除了宠溺魏王,并没有别的表示,不管父皇心中有何想法,对于东宫之主的位置,父皇的嘴还是守得很严实的,他李承乾再怎样不争气,父皇再怎样失望寒心,父子之间的关系再如何恶劣僵冷,东宫太子还是东宫太子,这个事实没有任何改变。

    直到今日早晨,直到甘露殿商议易储的消息传到东宫,这个事实终于出现了变化。

    召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等人入宫,郑重其事地提出易储,自贞观元年李承乾被册封太子开始,这是父皇第一次正式提出废黜太子。

    结果是好的,父皇被劝住了,几位重臣都觉得不妥,父皇暂时息了易储之心。

    可李承乾还是打从心底里感到恐惧,惶然。

    有些事,不能只看结果的,还要看过程,看源头。源头堵不住,结果很有可能再次改变。

    这件事的源头是父皇易储的念头,父子间的关系恶劣至斯,父皇已对他极度不满了,这次的不满,父皇已不再对他又打又骂,从刺杀张玄素的事件传出来到坐实,再到父皇召几位重臣入宫商议易储,这期间李承乾并未被父皇召见,连一句责骂的话都未曾听到,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