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大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论势(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上太子?”

    李素笑道:“小子可没这么说,如今全天下的人只怕都觉得太子之位非魏王莫属,程伯伯,想必您和各位长辈也这么想吧?小子甚至敢妄度圣意,恐怕如今陛下也是这个心思,陛下皇子众多,可是自废太子李承乾谋反事败之后,诸皇子里既有合适的身份,为人也很争气者,数来数去也就只剩下魏王一人了,更何况魏王还深得陛下宠溺,而他也从未干过让陛下失望寒心的事,可以说,对这位嫡出的皇子,陛下应该是非常满意的……”

    程咬金浓眉一掀,沉声道:“这可就奇怪了,陛下也满意,朝臣也满意,世家门阀和民间百姓都满意,为何唯独你却觉得此事尚有悬念?连陛下都属意魏王当太子,世上还有什么力量能阻止魏王?”

    李素摇头道:“程伯伯,此一时彼一时,今一时明一时,在陛下尚未颁下正式的册立太子的诏书通传天下之前,一切事情都无法说‘绝对’二字,它仍然有悬念,或许陛下对魏王甚为宠溺,或许陛下今日觉得魏王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程伯伯,那只是陛下今日的想法……”

    “陛下是位高瞻远瞩的圣明帝王,恕小子说句不敬的话,古往今来的帝王,但凡冠上‘圣明’二字,不管他表现得多么胸怀宽广,多么爱民如子,他的心中却必然是冷酷无情的,这种冷酷无情在对待家人子嗣之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陛下对魏王纵然万分宠溺,但家是家,国是国,社稷黎民死生大事,轻托于人必有亡国之危,这一点,陛下必然很清楚,越是圣明的帝王,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便越是公正,他选择一位继承人的原因或许很多,但整个江山社稷延续强盛的壮志,却肯定是凌驾于个人的喜恶之上的……”

    看着程咬金渐渐凝重的表情,李素笑道:“所以,程伯伯,您说魏王独得陛下恩宠,这个原因绝不是魏王能当上太子的主因,所谓的‘恩宠’,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今日天之骄子,明日阶下牢囚,世情如水,水无常形,恩宠也是一样,再说,魏王其实早已为自己埋下了祸患,只是祸患隐而未发而已,既然是‘祸患’,终有爆发的一日,那时所谓的‘恩宠’,便如空中楼阁,坍塌于一夕……”

    程咬金一惊,身子已不知不觉挺直了,这个简单的动作表明,在这一刻,他不再将李素当成晚辈,而是能与他平起平坐辩策论道的平辈人物。

    “魏王埋下了祸患?贤侄何出此言?”

    李素叹道:“程伯伯应该还记得,当初李承乾谋反事败之后,陛下龙颜大怒,下旨彻查此案,为了剿除余孽,甚至不惜清洗朝堂,数百位朝臣因涉太子谋反而被杀头下狱流放,这样一来,朝堂的权力中枢出现了无数空缺,程伯伯应该清楚,那一段人人自危的日子里,魏王殿下在做什么?”

    程咬金沧桑的面颊狠狠抽搐了几下,眼神中露出震惊之色。

    李素不等他回答,径自缓缓道:“那个时候,魏王殿下在广植羽翼,将无数投靠他的朝臣门客塞进了三省六部和各地州府,而且那个时候,连陛下也默许了魏王的所作所为,所以几乎是一夜之间,魏王在朝堂的势力已然变成了庞然大物,程伯伯,您也是久历风浪的长辈,魏王这般做法,您觉得算不算祸患?”

    程咬金长叹口气,道:“不错,魏王的动作太急,太浮于事了,当初陛下之所以默许其所为,一则因长子谋反而心思郁愤,无暇他顾,二则也是形势所逼,空出那么多的位置,朝廷一时间无法举贤而任,若由世家门阀或是其他庶出的皇子来荐举,会给朝堂埋下隐患,终必生乱,索性还不如让这个他比较属意的新太子人选魏王来广植羽翼,将来太子即位,从龙之臣众多,也能迅速稳定朝局,平稳过渡……”

    李素也叹息道:“程伯伯所言极是,所以小子刚才说‘此一时彼一时’,陛下忧愤之时做的决定,等他渐渐回过味来,魏王便有麻烦了,以陛下的性子,绝不会容许他还在位之时便任由别人掌控势力,动摇他的权威,所以将来陛下对魏王必然有所动作,轻则敲打,削其羽翼,重则废贬,痛下杀手,那时所有投靠魏王的人,能全身而退的恐怕不多,而且,魏王自己埋下的祸患还不止这一桩……”

    程咬金接过话头,沉声叹道:“听尔一言,老夫也豁然开朗了,魏王之祸患不仅在朝堂,还在世家门阀……这里面涉及了关陇门阀与山东士族之争,魏王为了争太子之位,这几年与关陇门阀走得实在太近了,如今陛下看似对关陇门阀优厚有加,然而实际上陛下最忌惮最戒备的也是关陇门阀,为了削弱关陇门阀对朝堂政局的影响,陛下这些年不仅开科考取寒士,而且还大力扶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