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大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七十七章 积年恩怨(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平的左腿打断,养了三个月才见好,后来刘平渐露峥嵘,屡立战功,只是报到我父亲面前时,我父仍深恨刘平当年差点坏了大事,于是屡屡将刘平的战功截下不报,刘平豁了性命挣得的军功倒有多半被我父所截,最后大唐立国,高祖皇帝分封功臣,刘平只被封了一个县子,还是后来陛下即位后,刘平不知走了什么门路才封到了县侯……”

    李素恍然,然后叹了口气。

    照这般说法,两家果然是世仇了,阻人前程简直比杀人父母更恶劣,侯家与刘家的恩怨,可以说得上是“不共戴天”了。

    “所以,那个所谓的绝色风尘女子,只是刘显寻仇的一个借口而已,对吗?”

    侯杰点头:“那位女子……确实也深被刘显所喜,今日刘显截住我一来是为了报世仇,二来顺便也想将她霸占,一举两得而已,他知道,如今侯家已破败,而刘家不知何时攀上了长孙家,此消彼长,侯家只能任他宰割了……”

    李素这时也听明白了,怪不得刚才刘显理直气壮的说是安平侯府的名义寻仇,原来果真是家族世仇,如今侯家势颓,正是报仇的好时机,这个安平侯刘平倒也真是耐心极好,忍了二十多年才等到了机会。

    李素沉吟半晌,展颜一笑:“好了,事情我大概都清楚了,还是那句话,侯家的恩怨,我来担。”

    侯杰眼眶一红,哽咽道:“多谢子正兄,我侯家危难落魄之际,我父亲朝中同僚袍泽皆避之,唯有子正兄不弃,义伸援手,侯家承子正兄大恩,日后定当……”

    李素打断了他的话头,道:“行了,别说什么报恩的话,我做这些一是为了当初与你父亲的交情,二是不想愧对自己的良心,除此没有别的原因,……我先把你送回去,再拜望一下侯家婶娘,别的事情缓缓再说。”

    侯杰再次谢过,说了一路的话,李素和部曲们已快到朱雀大街时,侯杰忽然觉得不对,急忙道:“子正兄,走错了,我家已不在朱雀大街……”

    李素一愣:“搬家了?”

    侯杰苦笑道:“父亲犯事流放之后,殿中省便将我家的宅院收了回去,将我全家驱赶出来,还封没了大部分的家产和所有田地,如今我家聚居在长兴坊的一个小宅子里……”

    李素沉默片刻,叹息不已。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当初侯君集的一个决定,真正是害苦了全家人。

    李素和部曲们当即掉头,走了小半个时辰才走到长兴坊,侯杰指明了路,最后众人在一个破败的小门前停住。

    叫开了门后,侯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门房走了出来,见侯杰满身伤痕被人抬回来,不由大惊失色,急忙高声叫来了家眷,家眷们纷纷抢出门来,见侯杰如此模样,家眷们纷纷伤心痛哭。

    李素静静看着这一家的悲情落魄,心中不由泛起许多感慨。

    侯家如今的境况仿佛突然间给他敲响了警钟。

    家族兴衰,全在家主一人,一念可兴,一念可败,李素如今也是一家之主,整个李家的兴衰全系于李素一人,在这个皇帝意志能决定一切的年代里,若想家族长久兴盛下去,不至于落到侯家这个地步,李素往后每走一步都要分外小心谨慎,否则,若一朝失势,李素都不敢想象老爹和许明珠会承受多么巨大的屈辱,一如现在的侯家,只看面前这扇破败潦倒的窄门,便知其中辛酸。

    侯家已落魄,小小的宅院内全住着家眷,家仆丫鬟已被遣散,仅只留了一位忠心的老门房。

    众家眷围着侯杰大哭一阵后,几名老妇人搀扶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缓缓走出来,妇人穿着粗布裙衫,云髻上斜插着一支不值钱的铁簪,尽管衣着配饰无比简陋,但神情却雍容镇定,不怒自威。

    原本围着侯杰大哭的家眷们见这位妇人出来,纷纷停了哭声,规规矩矩起身垂首恭立,大气也不敢出。

    妇人缓缓走到侯杰身前,奇怪的是,竟看都没看浑身是伤的侯杰一眼,目光反倒是首先落在李素身上,快速打量一番后,妇人朝李素裣衽为礼。

    “待罪犯妇拜见李县公。”

    李素急忙躬身还礼:“侯婶娘万万不可,折煞小侄也。”

    妇人便是侯君集的正室原配夫人侯方氏,李素曾经去过侯君集府上,也曾拜望过她。

    侯方氏直起身,道:“夫君流放琼南以前曾说过,侯家势颓即倾,长安不宜居,或有宿仇倾门之祸,夫君叮嘱我,若侯家果真有难,长安城中无义士,唯李县公可托付求恳,今日我侯家长子重伤,而李县公亲自登门,想必侯家的祸事已至矣。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