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大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败为胜(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战的老将军来说,能让他对敌人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已然是非常罕见了。

    接下来的战斗没有丝毫悬念,被重重包围的两千余敌军命运已被注定,一场惨烈残酷的单方面屠杀开始了,不到一炷香时辰,陷入唐军包围的两千余敌军全部屠戮殆尽,至于那突围跑掉的两千余敌军,程咬金也没有下令追击,而是任他们仓皇逃离战场,毕竟今日的遇袭令程咬金提高了警觉,穷寇莫追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同一个地方不能摔倒两次,否则便是愚蠢无能了。

    **************************************************************

    一场被动的遇袭战,因为一位身经百战的主帅的临危调度而扭转了必败的情势,接下来的打扫战场和列阵扎营便无须程咬金亲自操心了。

    前锋仍在戒备和忙碌之时,程咬金带着亲卫匆匆向李世民的帅帐飞驰而去。

    中军帅帐内,一身披挂的李世民拧着眉,听完了程咬金的禀奏,然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陛下,臣麾下斥候打探不力,而致前锋遇袭,伤亡颇大,臣请陛下降罪。”程咬金垂头道。

    李世民笑了笑:“知节不必如此,骤然遇袭,能临危不乱,迅速稳住阵脚和军心,最后反败为胜,知节,你分明是大胜而归,何罪之有?”

    程咬金叹了口气道:“终归是遇到了埋伏,我军骤遇突袭,折损了三千余将士,此为主帅不察之罪也,纵然后来稳住阵脚反扑,杀敌七千余,那也是功不掩过,该当惩处。”

    李世民摇头笑道:“两军交战必有伤亡,知节是领兵多年的老将,何故因此事而自责?且放宽心,朕不怪罪你,阵亡的将士叫人好生安葬,前锋在安市城外扎营,日夜戒备杨万春所部的一举一动。”

    程咬金领命。

    李世民神情若有所思,道:“知节今日与杨万春交战一场,可知杨万春所部战力如何?”

    程咬金抱拳道:“臣正要向陛下禀奏,杨万春所部将士战力不凡,勇谋皆俱,今日与之交战,敌军仅只万余,而我军前锋骑兵有五万,人数上我军占据绝对优势,可是交战之时臣却觉得分外吃力,明明能够轻易将其全歼,然而敌军在四面被围的劣势居然暴起反抗,最后竟让他们突围出去了两千余人……”

    李世民露出惊讶之色:“竟然如此厉害?”

    程咬金神情凝重地点头:“此人为老臣今生所遇的罕见之劲敌,战前他们预先设下埋伏,战时将士豁命以赴,哪怕全军被围亦能做出困兽之斗,尽最大的可能争取生机,保存生力,由兵而知将,陛下,杨万春此人不可小觑,臣以为,咱们攻打安市城时当谨慎小心,不可稍有冒进,否则后果很严重。”

    李世民点头:“知节所言有理,朕原本打算如同攻打辽东城一样,明日用震天雷将城墙炸塌,迅速攻克此城,不过看今日杨万春所部将士之战力,恐怕这座城池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程咬金沉默垂头,这一刻,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李素的那张脸。

    李素好几次在他面前说过,并不看好东征一战,而且他认为李世民在这次战役中犯了许多错误,最后的结果可能比较悲观,原本程咬金的心中并不太认同李素的看法,和所有大唐的高级将帅一样,大唐这些年打了太多的胜仗顺风仗,程咬金也不知不觉变得有些傲娇了,渐渐地不将天下的敌人放在眼里,所以李素多次向他提醒,让他不可对高句丽敌军存轻慢之心,程咬金嘴上答应,心里却并不是太重视的。

    可是今日与杨万春所部在安市城外交战一场后,程咬金发觉李素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仅仅今日这一场交战,程咬金作为主帅,能很清楚地感受到来自敌军的压力,五万人对一万人,明明占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可是最后却并没有达到自己欲将其全歼的结果,反倒被他们跑了两千余人,这么说来,敌人就很不简单了,在战力和谋策方面,安市城的敌军并不比唐军稍差。

    难怪前隋多次征伐高句丽,每次皆大败而归,高句丽这个国家的军队委实厉害,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程咬金此刻心中却第一次开始不确定东征之战的胜负了。

    帅帐内,君臣各怀心思,沉默良久,李世民忽然轻轻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明日攻城时还是先用震天雷试试吧……”

    程咬金无奈点头。

    李世民忽然苦笑起来:“老实说,若连震天雷这般利器也拿安市城无可奈何,朕实在想不出还有没有更好的法子攻下它,或许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