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限制级末日症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97 洗牌(一)(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的社团都是正规的,就算被大学承认,在获得大学给予的经费之前,都只能被称作“爱好会”。只有记录在学生会的名册中,每年都能得到一笔经费的团体,才能被冠以“某某社”的名头,这个名头代表了“正规”、“活动经费多”,“成员众多”、“活动公开”以及“有优秀的行动力”。

    每个正式社团的会长,都具备高人一筹的社交能力和统协能力,并借此堆积出强大的人脉,这些人毕业之后,往往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出发点。

    我所重视的这个社团,并不是以上这种正规庞大的社团系,套用以上的分类,它不仅不是“某某社”,甚至不能冠以“爱好会”的名头。它并非在我刚入学的时候才建立,迄今为止只有七年的历史,它不在学校和学生会的档案中,不被大多数学生所知。它最初创立时只有一名成员兼会长,到如今在这座大学里也发展出五名正式成员,私下被我们冠以“秘密结社”这样充满黑幕感的名头。

    它的名字是“耳语者”。

    创立者兼现任会长叫做八景,是看上去文静,实际行动力满值的文学系女生。她是神秘学的狂热爱好者,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就创立了这个秘密结社,如今她曾经就读的高中还流传着这个结社的传说,据说还在秘密壮大中,属于“重要分社”。八景甚至宣称,她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笼络了不少“社会人士”,如今“耳语者”这个秘密结社组织“已经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因为八景拒绝出示有效证据,我们一向将这么大胆狂妄的发言视作玩笑,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八景这个女生和其他普通女生想必,的确存在着某种分割线般的差异。那并不是说她有多聪明,多有魄力,学习好,社交能力强之类的特征,而是在交往过程中,切实让人感受到某种不寻常的地方。

    这种特别正是这个秘密结社之所以成立的由来,“耳语者”这个名字与之密切相关。

    八景能够听到凡人所无法听到的声音。不管是不是真的,当你和她一起行动的时候,你总能觉得,它就是真的。“耳语者”以这种声音为中心展开活动,八景会对这些偶然会出现在脑海中的声音进行解读,然后根据解读后的情报运作事物。

    如果是不熟识的人,没有真正体验过现场的人,一定会视这种行动模式为宗教传销,认为八景只是个打着“先知”名头的骗子,甚至是一个精神病人。不过,社内成员或多或少,都能够察觉其中的不可思议之处,那简直是一种毫无道理,毫无征兆,无法进行解析,无法用理论、常识和经验去解释,却相当准确的预知。

    八景是真正拥有超凡能力的人——这样的认知,才是真正让八景和其他女生区别开来的特质。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公车上,一个戴眼镜的黑长直女孩上车后,直接坐在我身边的座椅上,原本以为只是个路人,结果她突然对我说了一句类似“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了。”的话。我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该露出怎样的表情才好。

    然后她似乎看出我的窘迫,对我说:“只要微笑就好了。”

    我照着做了,事后却有些后悔,因为回想到那一幕,自己当时的样子真是不堪回首。

    第二次见面是在大学里,她突然闯进我刚上完课的教室里,知名点姓要找我。在了解她的特质之前,我还以为她调查过我的资料,或者一直偷偷注视我。虽然当时不明白她找我有什么事情,但正准备申请学生会职务的我并没有拒绝。

    八景将我带到行人较少的绿化带,十分突然,又很直白地对我说:“我组建了一个社团,你来加入吧。”

    当时正是学校社团和爱好会招募社员的高峰期,所以我并不觉得意外,只是在了解了她的所谓“耳语者”社团的构成,立刻意识到,这根本不能称之为“社团”。

    “那就是秘密结社吧,你不觉得很有型吗?”八景吧啦吧啦地说了一通,我已经记不得当时她到底说了些什么,大概是结社今后的行动纲领和之所以要我加入的原因之类。总之,我当然不可能立刻答应,还在想借口推辞这个“听起来有些危险味道”的组织。

    至于后来为什么会加入,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正是那样的事情,让我意识到八景的特质,并对此感到好奇,从而加入了这个秘密结社,成为“耳语者”的重要元老。

    之后,又经历了一些奇妙、冲动和尴尬的事情,外语系的女生咲夜,咲夜的同性好友森野,以及森野的男朋友白井陆续加入这个结社中,并直到现在,都没再增加新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