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限制级末日症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68 记忆回廊(三)(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要取代安德医生,成为“末日症候群”研究工作的主导。但是,这个想法也许只是一个错觉。虽然她的话多少让人浮想联翩,但我仍旧察觉到,正是因为这样暧昧的态度,自己更不应该主动涉足进去。

    阮黎医生虽然是我的主治医生,而且在私人感觉中,我和她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然而,这种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亲密感情纽带,仍旧无法让我否认她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女人。

    我甚至下意识去怀疑,她在我面前表现出来的和安德医生的竞争感,其实别有目的。

    安德医生才是我的心理医生,但是,可能是受到尚未彻底回想起来的记忆的影响,我觉得阮黎医生同样是个水平上不逊色于安德医生的心理学专家。我在“末日幻境”中系统学习过心理学,正因为如此,才让我觉得这两人的造诣之高是现在的自己无法企及的。

    他们就像是在末日幻境里传授我心理学的教授,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能够对旁人施加他们想要的影响。普通人察觉不出来。反而是像我这样的半桶水比较敏锐。值得警惕的是,教授曾经用实际行动警告过我,对一个心理学高手来说,影响一个初出茅庐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并不比影响普通人更难,甚至更容易——因为初学者总是太过神经质,又相当死脑筋,总是自以为是,不管准备是否充足。总会在第一时间就去假设他人的思维模式。

    假设他人的思维模式并不总是研究人类心理的最好方法,也并不是每次都能奏效,而且十分危险。一个准备充分,思维慎密的人,可以用许多方法改变思维模式的外在表象——而在没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去收集足够充分的资料前,自以为精通心理学的人,总是会第一时间获取这种外在表象,作为建立思维模型的根据。

    正因为他们熟悉一些心理学知识。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成功了。这反而加深了这种危险的习惯,而习惯总是最难改变,也是最紧迫的时候最先出现的东西。

    具有这种危险习惯的心理学研究者总是会倒在被人刻意营造出来的紧迫感中。

    我回想着教授的话:“在你建立某个人的思维模型的时候,你得问问自己,你是不是真的了解他呢?建立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去分析对方。这是最错误的方法。在把目标分析到一定程度之前,我们根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模型。”

    于是。我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了解安德医生和阮黎医生呢?

    答案当然是“否”。于是,我极力压制那种想要凭借直觉和记忆为这两人建立思维模型,借此去解析他们的冲动。在末日幻境中,我同样喜欢这种直接建立模型的方式,尽管明知它充满漏洞和危险,但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十分好用,所以,用教授的话来说,我已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然而,我不敢在这里放任这种习惯。

    我明白,面对这些心理学高手,自己没有第二次机会。

    必须谨慎,再谨慎。

    阮黎医生,和安德医生的轮廓,开始在我的心中变得模糊起来。我决定抛弃过往的记忆、直觉和成见,更加客观地解读他们的样子。

    “你看上去很慎重。”阮黎医生突然说:“你现在很紧张吗?”

    “不。”

    “让我猜猜……”阮黎医生歪了歪头,目光落在我的脸上,“你在想——这个女人到底是什么人?她是不是别有图谋?”

    “不,我并没有想这些。”我否认到。

    “你还是太嫩了。”阮黎医生摇摇头,说:“你在怀疑我。我并不介意,但劝告你,还是别做这种多余的事情。整天疑神疑鬼的话,在这个设施里可有得受。而且,安德医生最喜欢你胡思乱想了。”

    我不想再跟她多说,我有一种感觉,无论自己说什么,哪怕是谎言,说得越多,就越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态度。他们之所以和我说话,就是因为我处于“失忆”的状态,认为需要更新之前建立的关于我的思维模型。他们想要从我的身上找出真相——如果我知道真相的话,他们不会放弃这种可能性,哪怕是极小的可能性。

    过去的我似乎没有给他们提供太多的信息,而现在我,却觉得自己已经恢复和尚未恢复的记忆里掌握着至关重要的真相,例如真江的事情,例如系色和桃乐丝正要谋划的事情……这些事情都将是决定我们未来处境的关键,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我甚至觉得,自己之所以失去太多的记忆,正是因为“有这个需要”。系色和桃乐丝的奇怪举动,只是在逐步完成过去的我和她们所制定的计划——一个只能在暗中进行的庞大而精密的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