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限制级末日症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658 荒野怪谈(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关系的感受,完全只是当事人的错觉而已。神秘专家的亲身经历已经证明了,完全从神秘学的资料去解读神秘现象,下场就是走到死胡同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然而,就是死亡。

    笃信“神秘学和神秘现象之间存在深刻关系”的人,早已经尸骨无存。

    高川不希望司机落得个那样的下场,哪怕两人才刚刚认知,虽然两人情分有点儿疏远,但就算是陌生人,高川也会从善意的角度,不希望他遭遇不幸,何况两人好歹也是暂时结伴同行的同伴。他想要劝说司机不要相信女巫,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只用语言是不可能说服对方了。司机的状态让他听不进任何人对女巫故事的反驳,相反,这里的情况越是怪异,就越是让他觉得女巫是真实的,是女巫导致了眼前的一切。

    高川也不打算用意识行走去干涉他的想法,因为,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他所认识的意识行走者多次警告过他,如果没有高深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就不要强行去改变一个人的意识。大多数意识行走者对他人意识的干涉,也多是引导。“引导”是一种相对弱势的行动,引发的反弹不大,但是,对于想法已经纠结成一块的人而言,却显得力度不足。可即便如此,如果没有到不得已的情况,意识行走者的前辈们仍旧不鼓励去使用更强势的方法。

    对高川而言,自己的意识行走能力的体现,是一座“桥梁”,这些桥梁将人心和人心以最直接的方式牵连在一起,它的正确用法,当然不应该是用桥梁本身硬生生当做锤子使用。

    高川对司机的意识干涉一直都在,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发音,一个小动作,都在向司机传递某些信息,意图以这样的方式,削弱“女巫”对他带来的影响。司机的臆想和狂热,让那充当“门”的怪异东西变成有形有质,这么做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已经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了。

    “女巫的传说?嗯,嗯,让我想想真高兴你也感兴趣,因为这是很久以前的传闻了,现在澳大利亚也没几个知道吧?我是说,自从我长大后,就没有听其他人说过这些事儿。”司机絮絮叨叨地念了一阵,他像是对高川说话,但是,高川却觉得他其实是在自言自语,就如同精神病院里的那些癔症的病人般,可他说了一大堆,全都是“为什么没有人谈论女巫”的话题,而不是“女巫的故事”。

    究竟还有没有女巫的故事?高川很是怀疑。从司机的描述来看,有关“vv”和“w”的传闻,的确有不少人知道,但是,关于这个传闻的源头“女巫”,却是一个只流传在小范围地域里的怪谈,是那种很偏门,不怎么让人感兴趣的传闻甚至有可能只是司机小时候,从某人那儿听来时,由那个某人自己编造的。

    正因为原本的故事素材就很干瘪,所以,无论司机怎么热衷,都无法述说更多,可他又必须说点什么,所以,下意识去讲述那些勉强会出现“女巫”这个字眼的事情这种下意识有可能还是被某种神秘力量干涉的结果。

    高川很快就放弃了和司机谈论女巫的事情。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加古怪了,走在前方的司机嘴里不停,声音却愈加模糊,稀里呼噜的,都听不清到底在说些什么,几乎让人以为他在念咒。可他的表情却又如此的兴奋,完全没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走在他后边,落后大概一步距离的高川,虽然一度倾听他的声音,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就连义体都无法听清,脑硬体也无法从声音资讯中提取出的清晰内容几乎可以认为,司机这种叽里咕噜说出来的话,完全没能讲述其脑内出现的内容,而就是一种单纯的发音而已。高川相信事实没这么简单,但既然连脑硬体都没办法理解,自己的大脑就更加听不懂了。

    这种情况让高川觉得有一种险恶围绕着他们两人。他沉默着跟上司机的脚步,而这种沉默,司机似乎全然无法注意到。

    看似只有千米远的洋馆,却一直走不到近处。高川的视网膜屏幕上显示着时间,已经过了十多分钟,按照脚程计算,至少可以觉得洋馆已经很靠近了才对。可是,放眼望去,那个距离却让人觉得一点都没有缩短。高川往后看,却不由得毛骨悚然,因为在他的身后,有着明显的足迹留下,而且,不是两个人的足迹这些足迹仿佛嵌在泥土里,又或者是被碎石摆成一个脚印的轮廓,亦或者是草丛被踩得大片大片地俯下,又或者是树枝在微风中陡然被遮断,以不自然的方式掉落一旁。

    这些不自然的动静,在他回头前完全没有感觉到,似乎在说,有什么东西正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