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荆楚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推辞(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边咳嗽一边再拜:“臣罢病悖乱,请…咳咳……请大王更择贤将而任之。”

    “国事已至此,将军勿复言!”赵政勃然怒急,愤愤挥袖。

    他之所以匆匆赶来,就是要马上请王翦至军中为将,以安定军心。楚军将巫药埋于交战之地以炸秦军,溃卒返营后战败之讯遍传全军,军心皆乱。若非圉奋返击得手,让楚军心存忌讳,恐怕楚军现在已经攻到沙海大营了。

    焦急间赵政也不顾君王之礼,见王翦还是推辞,他赫然跪下对着王翦大拜顿首。他的举动让所有人大惊,史官、赵高、县令等人吃惊之际,赵政道:“荆国不灭,大秦必亡。将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将军。为大秦社稷,将军万不能推辞。”

    堂堂大王竟对一老叟大拜顿首,众人面面相觑。但让王翦更吃惊的是赵政说出的这些话,‘将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将军’,这是以前秦昭王对白起说过的,然而赵政只说了前面半句,没有说后面半句。

    王翦的心脏抑制不住的颤抖起来,他三次顿首,道:“大王不得已而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且灭荆决不能急于一时……”

    “寡人必听将军之计。”赵政闻言对着王翦又拜,王翦不敢受礼,急忙避在一边,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赵政未说出的那半句话是‘君若不从,寡人恨君。’当年白起知道邯郸之战必败,然而‘忠臣爱其名’,他宁愿被秦昭王所恨,也不愿前往邯郸领军。这与其说是‘忠臣爱其名’,不如说是贵族爱其名,视王命为天命的官吏解大王之忧还来不及,又怎么会爱其名?同样,贵族出身的白起也不相信秦昭王真会赐剑要他自裁,这才悲叹‘我何罪于天’。

    白起自裁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三十多年后的王翦和白起一样,也劝赵政不要急于决战急于灭国,可赵政非要战。秦军大败后赵政上门相求,王翦可不敢说什么‘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也不敢像白起那般称病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他非常清楚自己如果不答应赵政,那将是白起的下场,儿子王贲、同里的王氏也会因此致罪。

    “不知我军……”赵政未在东乡久留,当日王翦便随赵政同车前往关东。

    “我军大败。”赵政毫不避讳。“蒙恬战死,秦军死十六万人。”

    “我军何败?”王翦急问。“荆王战卒不过数万,蒙将军乃善战之将,岂……”

    “荆人用计,将巫药埋于交战之地,我军不慎,荆人炸之,前军溃矣!”当年在灞上,赵政亲眼见到楚军用巫药炸毁蓝田城的城墙,他能想象出巫药炸起秦军大溃时的场景。

    “啊……”王翦张大着嘴,一连串的‘啊’从他嘴里吐出。他猜到了秦军会败,可没想到是这样的战败。

    巫药炸城他也见过,临淄就是用巫药炸破城墙拔下的。巫器的吼声已让秦军士卒心惊胆战,在地下埋入巫药交战时忽然炸起,秦军士卒再多也要被吓得魂飞魄散。前军阵溃,溃卒必然殃及后军。一旦殃及后军,荆人以巫器、夷矛猛击,秦军如何不败。

    见王翦色变,赵政害怕他也畏惧楚军,连忙道:“骑将军圉奋多杀荆人也。”

    “圉奋?”王翦念起这个圉童之名。

    “圉奋诱项师骑卒北奔,设伏杀项超,又亲率一部返击荆人,杀荆人万余。”说起圉奋,赵政凝重的脸上终于有了些生气。“如此我军方才整顿行伍,退回沙海。”

    “荆人畏我骑军也。”王翦很早就得出这个结论,这也是他牛首水之战溃而不覆的原因。“敢问大王,而今骑军尚有几何?国尉对此又有何言?”

    “卫卿府上不慎失火,卫卿卒也。”赵政没有对王翦说卫缭炸死,只说失火。

    王翦闻言后的惊讶不亚于听到楚军埋巫药于地下,他瞪大着眼睛:“国尉…国尉卒矣!”

    “当是荆人侯谍所为。”赵政竭力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不显现怒意。“蒙恬欲以骑军破荆人巫器,死四千骑,伏击项超、返击荆人,又死万余骑,今只有两万五千骑。”

    “两万五千骑?!”明明有四万骑兵,一战之后只剩下两万五千骑,王翦眉头拧了起来。

    “将军勿忧。”赵政忙道。“荆人连败,于西洲之战舟皆返天下。大秦已可输绢缯于戎人胡商,彼等予我战马。北地、上郡、九原、云中等郡县,男女皆可骑乘,秋冬可有万余骑与战。”

    楚国与塞琉古交恶,又与埃及交恶,这两个控制亚欧商路的国家不再购买来自楚国的丝锦,熊荆苦心经营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