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83 登上舞台(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官之战,这是一个充满了混乱和动荡的颁奖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困惑和话题的颁奖季,还是一个充满了悬念和挑战的颁奖季。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小年,即使是放在过去十年时间里,这依旧是无比难得的一个小年。

    九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之中,仅仅只有“帮助”这一部作品的北美票房破亿,而这唯一的一部作品还丢掉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等重要提名,几乎提前宣告了与最终大奖无缘。

    剩下的其他八部提名作品,北美票房全部低于八千万;而且,其中一半都没有能够迈过四千万的底线,票房数据最低的是“生命之树”,仅仅只有一千三百万美元。

    横向比较的话,去年的颁奖季,十部提名作品,五部北美票房破亿——其中有两部达到了两亿九千万级别,另外还有两部北美票房九千万水准。整体市场反馈和观众回应,明显高出了一大截,话题性和关注度也不容小觑。

    今年是2005年“撞车”击败“断背山”问鼎最佳影片以来,票房市场最冷淡最平静最低调的一年。

    缺少真正的大片,缺少真正的话题,同时也缺少真正的共鸣,整个颁奖季呈现出了明显的曲高和寡风格。

    但,如果是2005年,“撞车”、“断背山”、“晚安,好运”、“慕尼黑惨案”和“卡波特”的对决,五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普遍受到了肯定,尤其是“断背山”在当年制造的惊涛骇浪,更是引发了无数讨论。

    至少,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的艺术性也成为了一大标志。

    可今年,就连这一标志也备受诟病,提名作品的作品格局、主题深度、艺术探讨和故事层次等等,平均水准明显略逊一筹。

    所以,整个颁奖季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混战格局,不是优秀作品太多,而是作品水平太接近,任何一部作品的胜出和崛起都不能说是意外:

    “雨果”、“午夜巴黎”、“后人”和“艺术家”这四部作品构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