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11 预售开放(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归伦敦西区,开始排练一出全新剧目,重新回到剧院的舞台之上。

    不过,在那之后,蓝礼确实从公众视线之中消失了——戏剧,这就是一个无人关注的角落,曝光率、关注度、话题性都直线下滑,甚至比不上一部独立电影。

    奥斯卡落幕之后,“艺术家”与“雨果”的命运交错,成为了最大讨论热点。尽管如此,无数讨论话题之中,蓝礼依旧是焦点之中的焦点,年仅二十二岁就登顶奥斯卡影帝,如此壮举,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即使算上男配角,如此年龄登顶,这也是影史第二年轻的。蒂莫西-赫顿(tiothy-hutton)1981年三月凭借“普通人”赢得最佳男配角时,年仅二十岁两百二十七天,这是他唯一一次奥斯卡提名,也是唯一一次闪光时刻。

    整整八十四届奥斯卡的角逐之中,蓝礼是第一个打破所有桎梏和藩篱的男演员。如此历史,超越了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克里斯托弗-普卢默,成为了当晚最闪耀的个人小金人得主。

    但,就是在这样炙手可热的关注之中,蓝礼却破天荒地选择了急流勇退——至少在主流媒体眼中,演员事业一片光明之际,却选择回到戏剧舞台之上,这就是“退”,确确实实地激起了一片错愕之声。

    不过,“炒作门”的余韵还没有完全消散,媒体们自然没有忘记,蓝礼始终将表演和艺术追求摆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所以,即使媒体们不看好伦敦西区的表演,但他们也没有火力凶猛地展开围攻,而是委婉地表示了扼腕,更多还是钦佩蓝礼的勇气和魄力。

    随后,环球影业方面也发表了新闻,“祝愿蓝礼-霍尔在伦敦西区一切顺利”。

    经过记者查证,确认了环球影业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曾经多次试镜过蓝礼,希望蓝礼可以在电影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导演汤姆-霍伯以及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等人也都对蓝礼的基本功赞不绝口。

    可惜的是,最终蓝礼拒绝了电影版本,而选择了戏剧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