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45 难以忽略(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利弗奖”,用以嘉奖这位传奇巨星的影史地位;现在,英国的奥利弗奖和美国的托尼奖并列称为戏剧界的最高奖项,崇高地位甚至超过了奥斯卡之于电影领域。

    另外,1989年,劳伦斯去世之后,他被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现在,尼克在自己的剧评之中提起了劳伦斯-奥利弗。任何语言都变得苍白无力,仅仅只是这一个类比,就足以看出尼克的推崇和喜爱了。

    但,这就是尼克。恨得极致,爱得极端,总是如此大起大落,完全不担心给自己、给蓝礼招黑的可能。

    在“泰晤士报”之上,尼克还撰写了一个短评,“难以忽略的演员,感受表演的极致震撼!绝佳的观看体验!上帝,你们还在等什么?”

    简洁的话语却带着一丝调侃和激动,熟悉之人甚至可以在脑海里描绘出尼克咆哮的激动脸孔,仿佛在瞪圆了眼睛,惊讶而激动地呼喊着,“你们还在等什么?”

    从阿里斯泰尔-史密斯,到尼克-莫瑞斯,这两名业内权威剧评人,却从两个不同的受众层面入手,第一时间将“悲惨世界”的优秀口碑传播了出去。

    相对而言,“舞台”报纸的影响力,更多还是局限于真正的专业人士之间,只有舞台剧爱好者和艺术从业者才会订阅、关注。不过,尽管受众面比较狭窄、销量也并不高,但传阅率却十分深刻,根据调查,每一份报纸销售出去之后,至少会在六名受众手中传阅——

    简单来说就是,一名戏剧爱好者购买了今天的“舞台”,在下午茶的时候,翻阅完毕,他的小伙伴们也都会纷纷拿过来翻阅。这一数字是至少六名。

    可见,“舞台”的影响深度是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泰晤士报”的影响力则更加宽阔,对于大部分普通受众来说,这都是每一天早晨必须翻阅的报纸之一,在地铁上、在办公室、在早餐时间,诸如此类。他们可能仅仅只是习惯性翻阅报纸,然后阅读到了最新上演戏剧的评论,然后引起关注。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