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48 预售狂潮(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是感谢,不如说是指导,贴心地给了观众一些观剧的小窍门,然后期待着更多观众能够学会享受舞台剧。

    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是一个起点,但蓝礼却不希望这就是终点。也许,观众们观看完“悲惨世界”之后,对戏剧产生了兴趣,继而开始观看其他戏剧,乃至于经常前来伦敦西区捧场,这才是推动整个行业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悲惨世界’的每一位演员都在竭尽全力,希望能够奉献顶级的演出。欢迎每一位观众前来挑刺,督促我们不断地进步。”蓝礼诚恳地发出了邀请,然后礼貌地点点头,“我现在必须进去排练了,否则,今晚演出搞砸的话,大家开始退票了,那就不太好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退票是免手续费的吧?”

    说完,蓝礼摇头晃脑地就走进了阿尔梅达剧院,留下记者们站在原地面面相觑,而后集体欢笑。

    舞台剧演出,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期待和压力都是在不断累积的,同时还对身体和心态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三个月的演出,堪称一场长征;不像电影,杀青之后,一切就都结束了,观众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一切都已经板上钉钉,各大屏幕只是重复播放同一套胶卷而已。

    所以,舞台剧没有放松的时刻,每天都必须重新调整发条。预售门票全部销售一空,这是动力,却也是压力。只是,包括蓝礼在内的所有演员们,尤其是年轻演员们,他们可以承受住如此期待所带来的巨大压迫感吗?

    无人能够知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泰晤士报”到“舞台”,从“卫报”到“独立报”,乃至于一向锁定精英群体的“金融时报”,也都刊登了相关报道,伦敦西区真正地成为了五月份最为炙手可热的关注焦点。

    这对于乔治-霍尔来说,是一种煎熬。

    “金融时报”,他以为这是最后一片净土,这份报纸的受众群体是伦敦最为精英、最为高端的一小撮群体,甚至被誉为足以改变整个国家走向的群体;但现在,就连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