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出了克里斯托弗自己的风格;同样,蓝礼也喜欢“地心引力”的商业部分,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将电影的造梦技术推向了巅峰。
这些特点,蓝礼都希望电影能够保留下来,就好像“明日边缘”一样。不是所有电影都必须艺术化处理的。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蓝礼和阿方索的探讨越深奥,演员的表演就越困难。
所有的内涵和思考,全部都将落在演员的肩膀之上。尤其是在阿方索坚持的极简主义之下,镜头空间是相对静止的,演员的表演力量必须做减法,更多的减法;同时,演员的表演内容却必须做加法,更多的加法。
这是一个矛盾体,给演员提出了近乎严苛而变态的要求。但,这还不是全部。
上一世的“地心引力”,桑德拉的表演无比精彩,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另一方面,女性的身份创造了些许便利,同时也制造了更多束缚。阿方索的思考或多或少地还是局限在了“女性”身上,没有进一步打开眼界,摆脱性别的属性,落脚于生命之上——
这也是刚才蓝礼和阿方索的探讨核心。
换而言之,剥离了性别的优势和劣势之后,电影的主题更加庞大,就好像“生命之树”这部电影的哲学内核一样,真正地追溯地球和人类的起源。演员的表演难度,提升了绝对不止一个档次。
这些要求,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称得上是终极挑战。不能忽略的是,这是独角戏,所有细节都放大到极致的独角戏,任何的疏忽和变动都将暴露无遗,即使是那些顶尖老戏骨,接受如此挑战也需要莫大的勇气。
更何况,“地心引力”是如此特别,这还不是全部的困难。
今天交谈刚刚开始的时候,阿方索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就透露出了最大的难点。他们花费了五年时间,解决了失重拍摄的难题;接下来,演员必须置身于失重环境之下,完成所有拍摄。
蓝礼不是一个技术宅男,虽然他能够听懂,但不代表能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