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36 一心一意(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运气。

    根本不需要普通观众过来凑热闹,“悲惨世界”的上座率就已经完全爆满;现在,因为“明日边缘”的热映,阿尔梅达剧院又涌入了一批围观热闹的吃瓜群众们,当他们意识到一票难求的时候,“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开始作祟,越是看不到,就越是想要看到。

    于是,加场声浪就开始渐渐冒头起来。

    这也再次引发了媒体风暴。因为这一切都太过不可思议了。

    不仅仅是伦敦西区,全世界范围之内的戏剧市场——还有歌剧市场、芭蕾舞市场、音乐剧市场,整个高雅艺术市场,多少年没有看到加场呼声了。

    当然,如果是一出戏剧,犹如演唱会一般展开全球巡演,在一座城市就仅仅演出三场、五场,那么加场的声音还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像“悲惨世界”这样,在一座城市固定长期演出,而且是长达三个月,那么加场的声音确实是久违了,久违到几乎有些陌生了。

    更多时候,市场营销团队需要担心的是,一出戏剧的上座率是否能够达到指标,比如说百分之七十,又是否能够实现盈利,避免亏本;但现在,“悲惨世界”的市场营销团队需要担心的却是,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对于戏剧来说,这听起来着实太过荒谬,甚至有些搞笑,但此时正在真实地上演着。

    当初,蓝礼确认加盟“悲惨世界”的西区演出之际,媒体曾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伦敦西区的戏剧产业是否有可能得益于蓝礼的强大号召力,迎来一批全新的观众,且不说重现繁荣、重现辉煌,但至少,可能吸引一些更加年轻的观众,哪怕是一百个人之中只有一个人留下,这对于戏剧产业的未来蓝图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现在,西区的未来发展曲线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时隔多年之后,伦敦西区、百老汇、戏剧这些关键词又再次成为了人们焦点,仅仅只是涌入西区的游客数量就已经翻了将近十倍,这对于整个产业来说,堪称是匪夷所思的突飞猛进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