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点地描绘出头顶之上那片苍穹和宇宙的景象。
……
其实,蓝礼非常喜欢这样的过程,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静静地欣赏着所有嘈杂和喧闹慢慢沉淀下来的过程,最后,曲终人散,所有人群都离开了,所有灯光都熄灭了,所有声响也都消失了,仿佛是整个世界一点一点陷入了沉睡之中,有种波澜不惊却又惊心动魄的美感。
曾经有人说过,一座城市,一座建筑,一片土地,他们都是拥有生命的。对此,蓝礼可以理解,却无法真正地感悟,一直到现在——他们的生命是来自于人类、来自于历史、来自于文化,每一个留下的细微痕迹,都记载着生命的刻度。
十九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提出了巴黎大改造的计划,以凯旋门为中心,犹如切蛋糕式的开辟出一条条林荫大道,并且放射性地将整座城市改头换面,彻底推到那些杂乱不堪、拥挤狭窄的街道。
诚然,在城市发展进程之上,这似乎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几乎世界之上的每一位大城市都经历了这样的阵痛期。
但彼时,这一项大手术却饱受巴黎当地人的争议。从短期效果来看,城市的规划却是有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真正地改变糟糕落后的生活质量;但从长远来看,如此扫荡式的推翻重建,却正在摧毁这座城市的历史和脉搏。
最终,巴黎的大手术没有能够完成,仅仅只完成了中心区域的改造,而周边区域依旧沿袭了历史之上的混乱和曲折。在两个世纪之后的现在,巴黎中心区域成为了商业蓬勃发展的旅游区,举世闻名,但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睿智却都来自于周边区域。
在美国的大型城市之中,旧金山、西雅图、底特律、芝加哥,这些都是没有特色的城市,所有的底蕴和沉淀都在岁月流逝之中消失了;而欧洲的大型城市之中,柏林、伦敦、罗马、巴黎,他们却承载了历史的重量。
所以,人们屡屡提起,欧洲是具有历史底蕴的一片土地;而美国则是现代化暴发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