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骚动的杂乱声音顺着风声传来,隐隐约约地涌动着,然后就可以看到,活动室走廊的斜对面,熙熙攘攘地聚集着十几个人,他们正在团团围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发出声响,尽管距离有些遥远,但噪音依旧若隐若现地传来。
熟悉的照相机、熟悉的公事包、熟悉的提问方式,那十几位外出办公模样的身影,显然就是记者们。此刻,他们正在采访着病患以及病患家属,甚至还有身穿值班工作服的护士,旁边另外还有经纪人、公关人以及助理模样的人正在维持秩序,“詹妮弗”的名字时不时可以捕捉到音节碎片。
忽然之间,蓝礼就想起了一件事,一件重要的事: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是由哈维-韦恩斯坦出品发行的。
毫无疑问地,哈维知道应该和运作颁奖季的学院公关,哈维也知道应该如何巧妙运用媒体舆论来制造声望效果,哈维还知道应该如何将手中的牌重新排列组合来赢得最后的胜利……老谋深算、运筹帷幄、狡猾奸诈,这些形容词都不足以形容哈维的强大。
如果是哈维要求詹妮弗前来西奈山医院为孩子读书,并且邀请了大量媒体前来制造新闻,那么蓝礼丝毫不会觉得意外。
事实上,不仅仅是哈维,整个娱乐产业都是如此。慈善事业是塑造名声的最好途径,同时也是打开青少年市场的最佳方式,不仅仅是演员,还有歌手、运动员、模特等等都是如此,隔三差五,他们都将与慈善机构合作,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各取所需。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慈善活动也成为了一场表演,反而是慈善本身沦为了配角,笼罩在光影背后,成为了被利用的对象。
但这是无可厚非的,哪怕仅仅只是一场秀,至少,慈善事业也真正地通过这些曝光和关注赢得了更多机会,“今日秀”的一次炒作和社交网络的“冰桶挑战”也都是如此,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当事人对慈善的态度。
也许,詹妮弗内心深处对于哈维的做法也是不赞同的,却终究还是身不由己,于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