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145 丢掉拐杖(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通过表演?”

    蓝礼确实是在思考,离开了“地心引力”剧组以后就开始思考,真正地投入了全新角色之中。

    无疑,这是蓝礼所有表演经历之中最特别的一个角色:因为,勒维恩-戴维斯是一个没有变化的角色。

    即使是“活埋”和“地心引力”这样被困在一天的时间里的绝境求生电影,角色也产生了一个心理起伏、心态变化的激烈过程;其他作品就更是如此了,在故事的发展脉络之中,角色的状态是持续变化的,这也呈现出了一个曲线,串联起演员的表演脉络。

    就好像在“太平洋战争”的第九集故事里,尤金先是遇到了婴儿而后遇到了濒死的尸体,这是一个转折点,心态的转折点。

    但“醉乡民谣”却不是,勒维恩始终处于同一个状态,反反复复地在原地打转,兜兜转转还是在原地停留,从电影开始到电影结束,他的心态、情绪、状态仅仅只是产生了微微的起伏,却没有真正地改变,犹如困兽一般。

    而科恩兄弟希望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个严峻挑战。可以简单地认为,没有表演拐杖。

    什么叫做表演拐杖?

    其实就是情绪爆发点,又或者是表演借力点,愤怒、痛苦、幸福、喜悦、悲伤,任何一个情绪的激烈起伏都可以成为爆发点,“抗癌的我”之中的癌症,“爱疯了”之中的离别,“超脱”之中的死亡,诸如此类。

    对于学院来说,他们最喜欢也最欣赏的,就是这种爆发时刻。每一年颁奖典礼之上,四大表演奖项的提名瞬间,剪辑的永远是这样的时刻,将演员的“表演力量”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来。

    客观来说,这也是普罗大众最为喜欢的,因为可以“看到”演技,就如同狗血一般,可以清楚地看到瞬间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带来震慑和惊叹。

    但对于演员来说,如果一味地追求表演拐杖,渐渐就会走入桎梏之中,陷入表演的窠臼,不仅无法突破,反而会慢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