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148 旋律寄情(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这场民谣浪潮的一份子。”

    这就是科恩兄弟创作“醉乡民谣”的初衷,他们通过这个故事呈现出了一个时代的画卷,而剧作之中的每一个角色和每一首民谣都不是随随便便挑选的,这也是过去几天时间里,反反复复倾听了原声带之后,蓝礼得出的结论。

    斯塔克-桑德斯(stark-sands)饰演的特洛伊-尼尔森(troy-nelson),他在电影之中演唱了两首歌。

    一首是“脑海中的最后一件事(the-st-thg-on-y-d)”,原唱来自六十年代民谣歌手汤姆-帕克斯顿(to-axton);一首则是和吉姆、简合唱的“五百英里(five-hundred-iles)”,广为流传的一首经典曲目。

    事实上,斯塔克的声音清澈透亮,尾音处理活泼雀跃,无法契合原曲的真正深意。故事之中的特洛伊也是如此,他仅仅只是凭借着一腔热情加入了浪潮之中。

    两首曲目的演唱,斯塔克都没有能够呈现出原作的精髓;但这也恰恰是科恩兄弟的深意,因为斯塔克所饰演的特洛伊代表了当时的一派民谣歌手。

    在民谣浪潮之中,因为热爱也因为喜欢,单纯地加入其中,可能只是以玩票的心情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幸福;虽然缺乏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却能够无忧无虑的热爱着;没有深入思考音乐的意义,却反而因为单纯而变得更加简单;再加上讨喜的外型和喜人的个性,他们具备了更多的商业价值。

    简单来说,恰恰就是勒维恩-戴维斯的反面。

    于是,电影之中,特洛伊得到了鲍勃-迪伦经纪人阿尔伯特-格罗斯曼(albert-grossan)的赏识,并且在酒吧之中大受欢迎。

    “五百英里”也是如此。

    原作感人至深,生动演绎了游子对家乡的缅怀和思念,却又近乡情怯、望而却步。

    在特洛伊、吉姆、简的演绎之下,却透露出更多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