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底哪里出错了呢?
简单来说,操之过急!
“复仇者联盟”的成功之前,漫威足足花费了四年时间和四部作品铺垫打造,两部“钢铁侠”、一部“美国队长”、一部“雷神”,甚至于失败的一部“无敌浩克”也可以计算在内,所有故事脉络都理清之后,演员们集体进入“复仇者联盟”的故事,并且顺势完成了起承转合,所有一切都顺理成章。
当观众看到了复仇者联盟登场的时候,除了全新登场的鹰眼和更换了演员的绿巨人之外,其他所有角色都一目了然,并且来龙去脉都已经串联了起来,这也就意味着,编剧不需要花费大量笔墨来介绍角色,可以节省更多的空间来铺垫故事、勾勒角色,甚至是抖包袱。
于是,最终观众就看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爆米花大片!
但华纳兄弟却没有如此耐心,前有狼后有虎,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地打磨每一个超级英雄角色。
“钢铁之躯”之后,“正义黎明”就直接赶鸭子上架。
蝙蝠侠是全新演员,神奇女侠也是全新登场,就连超人自己的故事线索都不完整——“复仇者联盟”里的钢铁侠,之前已经足足有两部作品了,这也使得钢铁侠成为了这部作品的核心,带动了整个故事,但超人却只有一部。
缺少了一个清晰角色轮廓和故事脉络之后,”正义黎明“的角色之间就充满了割裂感,每一个角色都不够完整,以至于富有哲学的主题讨论也就变得四不像起来,可以察觉得到,执导出了漫改佳作“守望者”的导演扎克-施耐德(zack-snyder)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
在这之后,一切就成为了灾难。
“自杀小队”和“正义联盟”的失败也是如此。电影之中,编剧和导演不得不花费笔墨和篇幅来介绍每一个角色,但有限篇幅却根本无法勾勒出完整角色,而且还弄巧成拙地进一步压缩了本身叙事的时间,这使得爆米花本来就薄弱的故事就更加支离破碎起来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