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23 路有拾遗(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两部长片作品,一部是“爆裂鼓手”,一部则是“爱乐之城”。

    后者在2016年上映之后,引发了如潮般的赞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席卷了十四项提名,并且摘下了其中六座小金人,重现了音乐电影的辉煌曙光;而典礼之上,因为失误而导致了最佳影片的乌龙,更是见证了达米恩的失落和无助。

    不过,年仅三十一岁就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导演,达米恩依旧成为了业内最炙手可热的年轻导演。

    在“爱乐之城”之前,“爆裂鼓手”就已经向人们展示了他的才华。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名音乐学院的大学新生,渴望成为一名顶尖鼓手,但音乐导师地狱式的训练,却在身体和精神方面狠狠地折磨着他,为了成就伟大,他正在一点一点地走火入魔。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讲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作品。

    2010年,一部“黑天鹅”就生动诠释了疯魔成活的奥义,当艺术达到完美的境界时,表演和真实就彻底模糊了界限,如同飞蛾扑火一般,灰飞烟灭地冲向了极致,娜塔莉-波特曼凭借着这部作品成功登顶奥斯卡影后。

    某种意义来说,“爆裂鼓手”和“黑天鹅”的核心奥义是一致的,简洁明了的故事,却在渐渐失控的鼓点节奏之中一点一点陷入失控的疯魔状况,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极致观影体验,从心理悬疑和颤栗层面来说,逊色于“黑天鹅”,但视觉冲击力却更加强悍。

    在达米恩的镜头之下,艺术的偏执感和极致感酣畅淋漓地迸发了出来,甚至有种血腥的残忍感,以别样的角度切入之后,渐渐脱离了艺术领域,单纯地诠释出一个“追求完美”的核心奥义,真正有种惊心动魄之感。

    也许这部作品并不完美,但它却能够留下浓郁恢弘的一抹色彩。

    如果是“醉乡民谣”讲述的是一个流浪者的诗意梦想,却终究困在了原地,无所适从,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浪潮;那么“爆裂鼓手”则是将时代浓缩在一个小人物身上,如同钻牛角尖一般,在自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