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33 业内担忧(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顶级巨星。

    但进入六十年代之后,他却面临了职业生涯的最大危机。

    整整十二年时间里,只有“叛舰喋血记”一部作品可以算是成功之作,但这部电影漫长的拍摄周期和昂贵的制作费用却让米高梅电影公司不堪重负,随后一场电影官司让马龙变得怪癖孤独、沉默寡言,几乎与世隔绝。

    那时,他变得玩世不恭,成为好莱坞最著名的“浪子”。

    他曾经创办电影公司,计划让斯坦利-库布里克来执导一部新作,但二者性格不合,在剧本创作阶段就分歧严重,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一气之下,马龙就开除了库布里克,不久之后电影公司也宣告失败。有整整三年时间,他几乎彻底销声匿迹。

    进入七十年代之后,谁都没有想到,已经被宣布为票房毒药的马龙又恢复了往日荣耀。1972年,他四十八岁的时候接拍“教父”,不仅答应了二十五万美元的片酬——大约只是此前的零头,甚至同意了对于他如此级别演员来说堪称侮辱的试镜。

    结果,这部作品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功,并且帮助他摘下了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

    在那之后,“巴黎最后的探戈”、“现代启示录”等作品都成为了传世经典。

    妮可-基德曼也同样如此,2002年,一部“时时刻刻”成功地让她登顶了奥斯卡影后,在那之后她的事业就陷入了迷茫状态。

    随后的“冷山”和“狗镇”还取得了不俗的反馈,但“复制娇妻”、“家有仙妻”、“黄金罗盘”等作品的票房溃败,让她戴上了“票房毒药”的帽子,在那之后,她就重新回到了独立电影领域,并且在艺术电影之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澳洲乱世情”、“九”、“兔子洞”、“报童”、“斯托克”、“摩纳哥王妃”、“沙漠女王”、“谜一样的双眼”……几乎每一年都可以看到妮可在颁奖季之中的身影,但却从2008年开始一路扑街扑到了2016年,就好像鬼打墙一般,持续不断地在原地打转。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