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力的提升,速度和力度是首当其中的,还有连续击打的稳定性,始终保持匀速的控制,继而提高对架子鼓的驾驭能力。
所谓的驾驭能力,其实和钢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轻重快慢,四个不同的节奏变换和持续之间都能够运用自如,更重要的是,根据旋律的情绪,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渗透到演奏之中,进而赋予乐符鲜活的生命力。
对于真正顶尖的指挥来说,四分之一拍的细微差别,他们都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尤其是古典乐,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当他们需要赋予交响乐更加慷慨或者更加哀伤的情绪,通过轻重快慢的变化就可以呈现出来;而鼓点作为节拍器就是最开始的源动力。
不仅需要稳定,还需要爆发;不仅需要控制,还需要细腻。
而这所有的能力都是来自于哑鼓练习的。
当然,哑鼓练习全部都可以在真鼓之上完成,但真鼓的声音容易掩盖细节的不足,特别是在练习已经掌握的内容时,反复练习的目的就是在修正和完善,哑鼓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了出来;而且,哑鼓也不容易影响听力——
对于鼓手来说,长时间沉浸在鼓点之中,听力难免受损。哑鼓的“哑”,就是这个意思,它能够保护听力,在练习之中的作用自然是无可取代的。
蓝礼自己是钢琴出身,长达十余年的打磨和沉淀,尽管他不是什么天才钢琴家,但基本功的扎实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投入架子鼓的学习,基础功的重要性也就无需赘言,他完完全全可以静下心来地慢慢练习。
当然,蓝礼的学习时间着实有限,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成长为一名顶尖的鼓手;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他需要在进入剧组之前,真正地成为一名鼓手,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却务必是最真实也最扎实的。
更重要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纷纷扰扰的事情数不胜数,蓝礼自己也难免有些心浮气躁,他试图控制情绪,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所以,静下心来磨炼哑鼓的基本功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