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提升和探索。
恍惚之间,约翰森也完全忘记了,蓝礼学习架子鼓仅仅只是“业余爱好”而已。
事实上,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拍摄“爆裂鼓手”,那么学习到如此程度,就足以应付大部分拍摄镜头了。
因为无论蓝礼如何努力,在短短数个月时间之内就成长为顶尖鼓手,这就是不可能的。
在电影的实际拍摄过程中,蓝礼的所有表演都是真打,但在后期制作中,他的击打全部都会配上同步音,由真正的顶级专业鼓手来完成。
日前,达米恩-查泽雷已经确认了专业的配音鼓手——彼得-厄斯金(eter-erske),他就是现在世界之上最为顶级的爵士鼓手,实力毋庸置疑。电影之中所有高难度桥段,彼得都将是蓝礼的最坚实后盾。
换而言之,为了电影拍摄,蓝礼现在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但蓝礼却并不满足。
就如同之前“活埋”和“地心引力”一样,蓝礼希望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角色的处境。这一次的安德鲁-内曼(andrew-neyan)也是如此。
对于鼓手来说,节奏、音色、速度、控制,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单纯追求其一,那么就注定无法成为顶尖鼓手;但在电影之中,安德鲁作为大一新生,仅仅只是刚刚进入打鼓世界而已,他的所有视线和瞩目都落在了“速度”之上,仿佛速度就代表了一切。
安德鲁的偶像是巴迪-瑞奇(buddy-rich),这是爵士乐历史上的真正大牛,已经封神,被誉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鼓手之一,技术、力量、节奏、速度等所有环节堪称完美;而安德鲁个人最喜欢巴迪-瑞奇的一段演出,就是“四百击”。
整个表演堪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以最基础的手速六十开始,一路飙升到手速四百,尽管平均每一个节拍低于零点一五秒,但每一个节拍都清晰准确、均匀平衡,以疾风骤雨的方式将所有节拍串联起来,并且手速长时间维持在三百三十到四百之间,以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