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但是电影却不进入主竞赛单元,与艺术电影划清界限。
一来,华纳兄弟可以利用电影节的平台,曝光率得到了保证,为作品展开宣传,良好的口碑反馈也有助于后续宣传工作的展开;二来,电影又不会陷入艺术窠臼,反而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质量保证”的假象,进一步为票房创造空间。
事实上,伴随着电影市场商业化的进程,现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经常都会做出妥协,以具有艺术气息的商业电影前来开幕,制造人气、吸引目光,即使是柏林电影节也不例外。
今年年初的柏林就选择了“一代宗师”作为开幕影片——但不参加主竞赛单元;而戛纳就更加过分了,为了制造话题,甚至不考虑作品质量,经常性地挑选大牌演员或者大牌导演的商业大片作为开幕影片——反正不参加主竞赛单元,只是为了制造话题而已。
当然,同时作为开幕影片兼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尽管不多,但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201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就选择了阿方索-卡隆的全新作品“罗马”作为开幕影片,但同时也是主竞赛单元里最重要的一部参赛作品。
这一次的“地心引力”,华纳兄弟就定位为商业电影,但阿方索和蓝礼的艺术气质却是电影质量的最大保障。错过了戛纳之后,华纳兄弟就将电影选送到了威尼斯以及多伦多,最后还有纽约,连续三个电影节的铺垫,将口碑一步一步累积起来,为引爆票房做准备。
所以,尽管威尼斯电影节的新任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竭尽全力地发出邀请,为此,他甚至亲自前往美国,面对面地展开交谈、展现诚意,希望能够说服华纳兄弟的相关高层,让“地心引力”进入主竞赛单元。
原因很简单,刚刚实现了egot的蓝礼,手中已经有柏林影帝和戛纳影帝在手,如果“地心引力”进入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那么蓝礼的影帝大满贯也存在了可能性,势必能够引爆所有媒体的瞩目焦点,这对于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威尼斯来说,意义不言而喻。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