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但在拍摄现场非常非常多话,而且非常喜欢恶搞。”
“什么?”蓝礼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就皱起眉头:他们讨论的是同一位导演吗?
“跳出我天地”、“时时刻刻”、“朗读者”等厚重而沉稳的电影全部都出自史蒂芬-戴德利之手,而这样的导演居然喜欢恶搞?
鲁妮抿了抿嘴角,不经意地吐槽了一句,“和某人一样。”然后故意扭过头,不看蓝礼的视线,接着说道,“是的,史蒂芬十分热衷于搞怪。你不知道吧?八十年代末求学的时候,因为家中反对,他没有办法进入正规学院学习,于是只能在剧团之中打杂,师从于埃尔德-米利提(elder-illetti)。”
丢出了一个重磅之后,鲁妮这才转过头看向了蓝礼。
果然,蓝礼没有再追究之前的打趣调侃了,而是隐隐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意大利人埃尔德-米利提,在整个欧洲都堪称是赫赫有名,即使在大西洋彼岸也有不少人听说过他的名字。这是一位剧团演员,但不是传统的戏剧舞台出身,而是一名专业小丑,甚至可以说是小丑大师!
史蒂芬-戴德利居然师从于埃尔德-米利提,这绝对是一个意外,因为他的作品之中完全看不出来这种特质。
但认真想想,史蒂芬在剧院舞台之上的调度和掌控都堪称是造诣非凡,从这个侧面还是可以看出埃尔德对他的深深影响。
“哇哦,那么在剧组势必是一件有趣的事。”蓝礼也开始好奇起来。
“对,我们这一次合作的对象主要是里约热内卢本地的孩子们,在拍摄间隙,史蒂芬就最擅长和孩子们玩耍……”鲁妮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述起剧组拍摄的趣事,时不时蓝礼就插话几句,从史蒂芬延伸到伦敦西区的舞台剧,再延伸到即将正式落下帷幕的“悲惨世界”阿尔梅达剧院版。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持续交谈着,偶尔掺杂几句自己的近况,但随即就再次谈起了表演和戏剧之类的话题,乐此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