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515 火爆周五(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兄弟正在努力利用阿弗莱克丢掉最佳导演提名的事情来博取同情分,力争为“逃离德黑兰”在最佳影片小金人争夺战之中抢占先机,所以蓝礼的言论就被低调处理了,转瞬即逝。

    现在,媒体记者们就唯恐天下不乱地再次提了出来,将蓝礼称为“不屑阿弗莱克”才华的演员。如果追溯新闻源头的话,人们就可以发现“娱乐周刊”的身影,不是“美国周刊”,而是当初制造了“炒作门”的那个“娱乐周刊”,他们又回来了!

    事实上,蓝礼的完整采访内容还提到了自己对“逃离德黑兰”的看法和见解,“它终究不是’2001太空漫游’”,这就是蓝礼的观点。

    1968年,“2001太空漫游”上映之后,赢得了行业内部的一片惊呼声和赞誉声,但这部科幻作品却没有能够赢得学院评委的青睐。

    在次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它收获了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视觉特效和最佳艺术指导四项提名,最终仅仅斩获了一座最佳视觉特效小金人——当年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小金人都由改编自“雾都孤儿”的“奥利弗”胜出。

    其实,蓝礼的记忆稍稍发生了偏差,他以为“2001太空漫游”在奥斯卡之上也是错失了最佳导演提名、赢得了最佳影片提名,而“逃离德黑兰”的影史地位可绝对比不上“2001太空漫游”,所以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但真实的情况不是发生在奥斯卡的,而是英国学院奖。

    当年“2001太空漫游”在英国学院奖之上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声等四项提名,最终斩获了三座奖杯——除了最佳影片,当年英国学院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由前一年上映的“毕业生”收入囊中。

    总而言之,蓝礼就是认为,“逃离德黑兰”确实不俗,但能否达到历史的高度,终究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但记者们有意识地忽略了这个部分,顿时就变成了蓝礼与阿弗莱克的针锋相对,火药味立刻就开始弥漫起来。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