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蓝礼对影迷、对作品的态度,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符号。
恶劣对待粉丝?这不是蓝礼。
要求粉丝送礼?这不是蓝礼。
怠慢粉丝热情?这不是蓝礼。
不屑流量明星?这就是蓝礼,但……堂吉诃德们在乎吗?不,堂吉诃德们恰恰是流量明星狂热粉丝的反面,他们竭尽全力地将自己与那些狂热粉丝划清界限,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追逐着那些梦想,在网络时代的浮躁与迷茫之中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蓝礼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那么,除了堂吉诃德之外的吃瓜群众在乎吗?
也许在乎,也许不在乎,最重要的不在于他们是否在乎,而在于他们总是跟随潮流,他们能够跟随着网络狂潮而选择抵制蓝礼,同样也能够跟随着澄清反转而改变立场,更何况,不明所以的旁观者们也同样有着根深蒂固的印象:身为egot得主的蓝礼,是一位忠诚的华夏文化爱好者,他甚至能够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
那么,这样的蓝礼,可能“种族歧视”吗?显然,几率非常非常小。
狂热过后,冷静开始,吃瓜群众们也就纷纷散去,那些“抵制”的言论也就剩下了一纸空谈,满地鸡毛、冷冷清清。
泡沫,就这样消失了。
记者们此时才意识到这一点: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他们终究还是低估了蓝礼在全球范围内的号召力。
“独一无二的蓝礼”,这句话是在“星际穿越”伦敦首映式之后由“泰晤士报”提出的观点,现在华夏记者们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看看眼前这片沸腾翻滚的热浪,记者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的立场,将长枪短炮瞄准了蓝礼的身影,纷纷摁下了快门——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谁都没有最坚定的立场,拥有的仅仅只是朝着利益和噱头蜂拥而去的狂热,就是如此简单。
每一次亲身经历过此次魔都宣传二十四小时的记者,他们也都终生难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