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妮,对于蓝礼的话语完全感同身受,三言两语就在两个人之间建立起了桥梁。
蓝礼没有提及菲利普事情的细节,也没有提起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压迫,但他根本没有必要提起这些过程和细节,鲁妮就能够从结果之中感受到那种哀伤的失落感,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那些事情对蓝礼所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束缚与纠缠。
“凡是能够用金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因为那些问题都能够直接找到解决办法:金钱,答案已经确定了;但在这之外,那些关于道德关于伦理关于情感……乃至于关于生死关于灵魂的问题,它们的答案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正确答案,甚至可能一个答案都没有,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原生家庭,属于后者。
“也许,我唯一比你幸运的是,我没有一个世袭贵族头衔,又或者说,我是一个女孩儿?”鲁妮以另类的视角做出了解读。
这让蓝礼上扬起了嘴角,“你确定不是因为你出生在美国?”美国和英国的历史文化对比,似乎更加具有深意。
虽然没有来龙去脉,虽然没有起承转合,但是,当蓝礼轻声哼唱起那首“布鲁克林(
ooklyn)”的时候,鲁妮却真正听懂了:
那不是“布鲁克林”,而是“伦敦”,又或者说……“家园”。
但蓝礼的演唱被闯入者打断了,鲁妮则用一个小小的玩笑化解了气氛,等情绪沉淀下来,鲁妮开口询问到,“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伦敦?”
在歌曲之中,蓝礼烧掉了通往布鲁克林的桥梁,而现实之中,他将亲自返回伦敦,用双手为这间事情做一个了断,也许,他将亲手摧毁自己回家的桥梁。尽管蓝礼没说,但鲁妮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
她知道,那是多么痛苦也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就如同她当初搬家前往洛杉矶,然后一直到去年才重新返回纽约。即使如此,一直到现在,她也仍然没有能够将那座桥梁付之一炬,就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