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电影节的,不是吗?
随后,剧组就再次投入了工作。
阿尔贝托选择探访剧组的时间非常巧妙,正接近一整天工作的收尾阶段,蓝礼和布莱丝的主要戏份都已经拍摄完毕了,最后剧组又拍摄了三场侧拍的戏份,阿尔贝托也不急不躁地守候在旁边观看拍摄,等待剧组所有拍摄结束,这才告辞了剧组,和蓝礼一起转身离开。
“他为什么会过来拜访蓝礼呢?”
“难道是蓝礼和威尼斯有什么合作?”
“不会是专程过来邀请蓝礼担任评委的吧?”
等蓝礼和阿尔贝托离开剧组之后,所有人都叽叽喳喳地开始议论起来,难以掩饰自己的亢奋和激动,“评委”一词被提出之后,现场就更加炸锅了。
“不会吧?蓝礼才二十四岁呢!二十四岁的三大电影节评委?这太夸张了!”
“为什么不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委本来就涉猎广泛,年龄不是考虑范畴,影响力和专业实力才是,好吗?”
“就是就是,而且威尼斯的评审团名单真的充满了困惑,我经常都看不懂。”
“我觉得威尼斯已经算好了,柏林才是真正看不懂,好吗?”
“重点是,我觉得蓝礼完全符合资格,他本来就是在不断创造历史嘛。”
“不要多想了,反正今年是不可能了,威尼斯的评审团名单已经公布了,没有蓝礼。”
“那明年呢?”
“明年太早了,现在不可能就提及明年的。”
“啊……那太可惜了,我真心觉得,蓝礼担任评委,其实挺好的。”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构成的确如此,每一年总是能够出人意料地爆出不大不小的一些冷门意外,经常出现一些不曾耳闻过的名字,甚至与电影行业也没有直接联系的名字,而年龄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个因素。
比起评审团成员名单来说,评审团主席才是把握整个节奏核心与风格基调的位置,但即使是主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