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
按照欧格斯的故事脉络,大卫在单身酒店没有能够成功配对,于是,他逃离前往森林,却意外地在这里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但森林却是禁止爱情的地方,这又使得他面临了困局,最终他和女子选择逃离森林,重新回到都市。
因为设定的偏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矛盾无法在大卫身上形成统一,结局的嘲讽和现实意义也就无法体现出来。
第一,大卫为什么被送来单身酒店,如果在单身酒店无法爱上任何人,还可以说是选择范围太过狭窄,但抵达酒店之前呢?他明知道自己没有寻找到对象,就会被送往酒店,却依旧保持着单身状态,原因是什么?选择单身?抗拒爱情?社交恐惧?
这一设定的空缺,使得第二部分的坠入爱河与结局的返回都市都缺少了一个化学反应。
第二,森林之中的反抗军们,仅仅只是拒绝爱情吗?还是在抗拒单身酒店背后的整个社会恢弘世界观?如果是前者,他们为什么试图攻击酒店和工作人员,却无视了整个城市里的那些情侣?如果是后者,他们又为什么把那些违背规则的“情侣”转换成为动物,他们的行为与社会世界观是否有本质不同?
这一设定的空缺,让第二部分的剧情发展就欠缺了根源,自然而然,结局的不寒而栗却就削弱了力量。
更进一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电影世界观”就无法形成统一,编剧和导演对于整部电影的创作意图也就变得相对单薄起来。对于某些电影来说,这不是任何问题,但对于“龙虾”这样具有鲜明社会现实意义折射意图的作品来说,却遗憾地成为了作品进一步提升的桎梏,并且影响到观影体验和效果。
其实,如果能够补充完整这些设定,让大卫的动机变得完整,也让反抗军的意图和策略变得真实,那么电影的整体核心完全有机会升华到更进一步,不仅仅是讨论社会,同时还更进一步地讨论爱情——
两名成年人之间,是否存在着完全无条件的爱情?爱情与家庭、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