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毛孔都真切地感受到。挣扎得越激烈,失望就越沉重;反抗得越汹涌,绝望就越残忍。
想象永远太过苍白,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旁观者永远都只是旁观而已。
当初观看“127小时”和“活埋”这样绝境求生的电影,内心的纠结和激动澎湃不已,甚至有种感同身受的折磨;可是,只有真正经历过了绝境之后才知道,那样的痛苦、那样的煎熬、那样的绝望,语言根本无法形容,旁观者也根本无法体会。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经历同样的恐惧,品尝到的滋味也截然不同。他相信,在绝望的极点,“127小时”的阿伦-罗斯顿,“活埋”的保罗-康罗伊,以及他自己,脑海里浮现的景象都是不同的。
他知道,他的尝试是疯狂的,完全就是在刀尖上的狂舞,一个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可能就把自己的第二次生命葬送了,简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典范;但他却不后悔,如果再来一次,他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因为他感受到了,感受到了活埋的恐惧和残忍,感受到了等待自己死亡到来的绝望和愤怒,感受到了保罗内心的不甘、遗憾、无奈和委屈。那种现实和虚幻界限模糊的撕裂感,仿佛将灵魂扯成两半,痛苦达到了极致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却给了他一次真正置身绝地的体验。
他需要这样的经历,否则,他的表演永远都是端正、精准、克制、压抑,老老实实地遵循着表演派演技灌输的框架模式,以自己的模拟和揣测演绎出角色的情感。可是这样的表演,却欠缺了一丝灵魂,一丝属于他自己也属于角色的灵魂,一丝赋予角色现实感和独特感的灵魂,一丝游走于虚拟和现实之间让人无法分辨的灵魂。
不过,这些都是之后的事了。
死里逃生之后——哪怕这只是一个实验,哪怕这一切都是自己安排的,但那种疲惫依旧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他的体力已经完全透支,这甚至比冲浪三个小时还要更加疲惫;他的精力也已经完全清空,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