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15 蝴蝶效应(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遗憾的就是结局收尾少弱了一些,丢失了“土拨鼠日”、“蝴蝶效应”等作品式的结局升华和余韵。

    整体而言,比起科幻来说,这部作品在科幻和动作方面达到了出色的平衡,并且侧重于动作戏份,通篇毫无尿点,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将商业电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上一世,“明日边缘”被普遍认为是汤姆-克鲁斯十年以来的最佳作品,甚至超过了“碟中谍”第四部和第五部,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既然成品质量如此出色,那么电影的票房为什么没有起色呢?即使不奢望北美三亿,但就连两亿的平均线都相差甚远,仅仅只是勉强突破了一亿门槛,这一成绩着实让人大失所望。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业界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失败的原因就是汤姆-克鲁斯。

    其实和“黑影”的约翰尼-德普相似,汤姆也陷入了固定形象的窠臼,自2002年“少数派报告”开始,一直到2017年,汤姆出演了十六部电影,其中十一部清一色都是风格统一的科幻动作电影,进入职业生涯后半段之后,汤姆放弃了对奥斯卡的角逐,也放弃了戏路的拓宽,走上了亚当-桑德勒的老路,不断地重复自己,在“动作巨星”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就连“碟中谍”系列也不例外,前三部时,宣传的重点是“阿汤哥魅力十足”,而后面几部的宣传重点永远是“阿汤哥战胜年龄桎梏,不断挑战极限”。

    在“明日边缘”之前,汤姆刚刚出演了风格、类型、题材、故事都无比接近的“遗落战境”,这部作品口碑一塌糊涂,票房更是仅仅只有八千九百万,再再之前,“侠探杰克”、“危情谍战”也都是清一色的似曾相识。

    换而言之,“汤姆-克鲁斯”就是当今美国最顶级的招牌之一,无数观众都因为他而选择了走进电影院,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在这个过程中,“碟中谍4”的回暖又让人们恢复了些许信心,可随即又砸得粉碎。简单来说,“被骗了”,那种失望的感觉让观众在悄无声息之中渐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