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却十分喜欢,他最为期待的就是埃德加执导的“蚁人”,可惜,迪士尼还是不够大胆,过度干涉埃德加的创作,引发了强烈的分歧,最终没有能够成行,最后关头更换了导演。
蓝礼耸了耸肩,“‘明日边缘’不是一部喜剧,所以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事实上,我曾经脑补过,如果由我来出演’歪小子斯科特’,那会是什么样模样。”
杰夫瞠目结舌,蓝礼版本的吸血鬼,这还是可以想象一下的;但蓝礼版本的书呆子宅男?
蓝礼反而越来越兴奋起来,同样一个剧本,在脑海里套上不同导演的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版本,分镜、灯光、剪辑、构图、乃至于叙事方式和细节,全部都恍然一新,然后再代入演员的表演风格,这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视角。真是恍然一新。
随后,蓝礼又说出了两个名字,一个是马修-沃恩(attew-vaugh),执导出了“海扁王”,而后成为“x战警:第一战”的导演,后来引发了讨论热点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也是他的导演作品;还有一个是弗朗西斯-劳伦斯(francis-wrence),处女作是“地狱神探”,后来还执导出了“我是传奇”以及“饥饿游戏”的第二部和第三部。
这两位都是执导风格十分具有特点的导演,前者对快速拼接镜头的运用,还有色彩对视觉效果的刺激,值得称道,缺点是叙事太过平铺直叙,蓝礼个人最喜欢的是“x战警:第一战”;后者对于镜头色调和构图的研究十分具有特色,尤其是光影效果和角色衬托的关系,“地狱神探”令人印象深刻,可惜的是后来这些特点在“饥饿游戏”里都丧失殆尽。
拍摄商业作品容易,但拍摄一部出色的商业作品却无比困难。
蓝礼不能保证,其他导演就能够奉献比道格-里曼更加出色的工作,但此时此刻脑补一番,却充满了无限可能,这种感觉颇为奇妙。
最后,蓝礼还是提了提道格的名字,这让杰夫眼底流淌过了一丝惊讶——因为刚才布拉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