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98 产业窘境(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纵观全世界范围,舞台剧都在全面衰退,人们娱乐方式的手段和花样越来越繁复,愿意静下心来坐在剧院里观看一出三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戏剧,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是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戏剧舞台,但现在也已经是难以为继。

    单纯从商业角度来说,百老汇依旧是领先于伦敦西区的,纽约始终是全球范围最受欢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而且美国产业对于商业化以及娱乐化的转换,始终是领先于欧洲的,可以说他们没有底线,为了利益,愿意拉下面子来,但反过来,他们在商业方面的成功却也让戏剧产业得以继续延伸下去。

    可即使是百老汇,现在的上座率也比千禧年交接的时候,下滑了超过一半。现在百老汇上演的都是经典剧目,“猫”、“歌剧魅影”、“狮子王”、“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等等,主要观众群体不再是戏剧爱好者,而是游客。

    单纯从艺术角度来说,伦敦西区则始终走在前列。除了那些能够吸引游客的耳熟能详经典剧目之外,西区每一年都在推出新的剧目,整个创作氛围依旧保持了活力,甚至有不少大胆创新的优秀剧目,进而推广到东京、西雅图、芝加哥、柏林、巴黎之类对戏剧依旧保持热情的城市。

    可以这样说,西区延续了欧洲对艺术的推崇和坚持,在这里诞生的全新剧目,几乎是百老汇的两倍乃至三倍,但代价就是商业方面的牺牲。这使得西区每一年的经营状况都举步维艰。

    幸运的是,欧洲依旧有许多艺术爱好者,而且许多都是富豪级别的,他们往往乐意设置慈善基金会,赞助那些艺术家们进行创作,戏剧就是其中一个分支,在此之外,绘画、音乐、雕刻、写作等等也都是赞助的对象。

    但最近这几年,西区的创作也陷入了瓶颈,艺术方面没有突破,商业方面没有成就,现在西区的经营情况比百老汇还要更加糟糕。如果不是欧洲的艺术爱好者们,依旧坚持不懈地前来西区,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个产业早就无以为继了。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