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成熟,每年出产的作品正在逐渐增多,优秀作品数量也越来越多,五个提名席位,着实不够,每年都会出现大量遗珠之憾。于是,在舆论的推动下,学院决定,将最佳影片的席位扩增是十个。
可是,仅仅执行了两年,问题就再次出现了:学院为了填充十个提名席位,是否有滥竽充数的嫌疑?以去年为例,“玩具总动员3”、“冬天的骨头”、“127小时”、“盗梦空间”等作品的入围,让人眼前一亮,值得鼓励;可是,这几部作品在颁奖典礼上却彻底沦为了看客,颗粒未收,那么,增加提名席位的意义真的存在吗?还是说,这仅仅只是鸡肋?
学院经过商议之后,对政策稍稍做出了变动:每年的最佳影片席位,最少五个,最多十个,没有硬性规定,到底提名几部作品。
换而言之,如果出色作品特别多,那么十个席位都提满;如果达标作品不够,票数统计没有达到最低标准,那么也不强求,五部就是五部,六部就是六部。
今年是执行全新政策的第一年,恰恰又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混战格局,二十部作品,可能提满十部作品,却也可能只有五部入选。这开放格局的过山车式竞争,着实刺激得不像话。
不仅仅是最佳影片,其他部门也是如此。同样是混战,却是强者如云的混战——
拥有“后人”和“总统杀局”两部作品的乔治-克鲁尼,拥有“点球成金”和“生命之树”两部作品的布拉德-皮特,拥有“羞耻”和“危险方法”两部作品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再加上同样拥有两部作品的蓝礼,以及拥有三部作品的瑞恩。
在这五位演员之外,还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让-杜雅尔丹、加里-奥德曼、欧文-威尔逊等实力不俗的竞争者,伺机而动。
而女演员之中,梅丽尔-斯特里普、维奥拉-戴维斯、格伦-克洛斯、蒂尔达-斯文顿、凯特-温斯莱特、查理兹-塞隆、朱迪-福斯特、鲁妮-玛拉、米歇尔-威廉姆斯、菲丽希缇-琼斯、杰西卡-查斯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