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96 争议漩涡(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这样,“创作”的过程才能不断激发灵感。消灭那些反对的声音,只留下那些赞美的声音,那么只能永远原地踏步。

    所以,“超脱”首映式落幕之后,官方场刊之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评论,几乎可以说是怵目惊心。

    “滚石”,“154”,“‘超脱’以一种业余而粗暴的手法,将一颗棺材钉刺入了圣经之中,但整部电影的讨论却是如此空洞、如此虚无、如此乏味,以至于感觉不到任何疼痛。”

    “今日美国”,“24”,“这部电影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蓝礼-霍尔的表演带来了灵魂洗礼般的震撼,再次奠定了新生代演技领跑者的地位,娜塔莉-波特曼应该感受到威胁了;同时,这部电影沉浸在了一股无法忽略也无法抗拒的空虚之中,犹如站在一元店的废墟里,甚至不知道应该拯救什么,亦或者是……值得拯救吗?”

    “综艺”,“184”,“托尼-凯耶的大胆尝试无疑是令人钦佩的,他挖掘出了蓝礼-霍尔的更多潜能,再次向人们展现了顶级演技的实力,其中至少有三场戏是影帝级别的,而剩下的每一场戏都绝对是提名级别的;但,在此之外,凯耶对于故事的推进和发展,却失去了控制,缺少了情感羁绊之后,一切喃喃自语都变得如此空洞乏力,所有的独白似乎都缺少了指向性,沦为空中楼阁。”

    虽然说,作者电影总是备受争议的,许多电影经过三十年、四十年的沉淀之后,依旧是毁誉参半,喜欢和厌恶的极端情绪也依旧清晰分明;但是,“超脱”所承受的抨击却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各大权威媒体纷纷给予了超低评分加恶言相向,在一夜之间,几乎将“超脱”推向了无法翻身的万丈深渊。

    恍惚之间,首映式之上的观众掌声和提问狂潮,似乎从来都不曾发生过。但,这也恰恰是柏林电影节的魅力之一。争议越大,讨论越多,对峙越猛,反而是电影受欢迎的征兆。

    那些乏善可陈的电影,没有人愿意讨论;那些赞誉如潮的电影,所有迹象都表明要拿奖了,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