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但隐藏其中的奚落却无比尖锐。
每一年的学院公关都是如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往小金人的道路之上,强手如云、荆棘密布,鹿死谁手,在终点线冲刺之前,无人能够得知。
整体而言,各大电影公司的学院公关都是光明正大的:举办小型观影会,举办正规派对,举办慈善活动,举办品牌赞助活动,出席影评人协会奖,出席媒体宣传场合,免费分发dvd光碟……无非就是各式各样的场合,嘉宾名单暗藏玄机,一切都通过社交和宣传来完成。
但韦恩斯坦兄弟却是一个例外。为了登顶小金人,他们往往别出心裁、不折手段。
常规的例子,1996年,为了推动几乎没有任何名声在外的“弹簧刀”,他们列出了“不在洛杉矶、不出席派对”的冷僻老资格评委的列表清单,然后一一亲自将电影光碟送上门,邀请评委观看这部“颁奖季之中不容错过”的作品。
而后,隔三差五就进行电话和邮件回访,“你不觉得比利-鲍勃-松顿的表演值得一项提名吗”,又或者是,“你是否注意到了电影的台词,还有镜头,这里是有特别深意的”。循环,再循环,一直到评委观看了电影,与他们沟通为止。
最终,“弹簧刀”在错过了金球奖、错过了各大影评人协会的情况下,完成逆袭,在奥斯卡之上收获了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两项提名,同时还将最佳改编剧本的小金人收入囊中。
极端的例子,去年,泼脏水污蔑“社交网络”,从大卫-芬奇到艾伦-索金,从现实生活中的马克-扎克伯格到爱德华多-萨瓦林,批判、毁谤、挑刺等各式各样的负面言论不绝于耳,甚至就连大卫种族歧视的言论都沸沸扬扬。
名誉声望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毁谤和污蔑之后,谎言得到了澄清,但固定印象的扭转却无比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八卦传播过程中,人们在乎的不是真相,而是刺激以及新奇,于是,负面新闻的传播速度往往会更加迅速。
“社交网络”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