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蛊真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二节:福地攻伐浅论道(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入其中,宛若猛虎挤进兔笼,唯一的后果就是撑爆碎片世界,导致碎片世界道痕销毁,刮起大同风,吹毁同化碎片世界中的一切资源。

    又比如群魔和东方长凡,在碧潭福地大战。

    东方长凡发动地利,导致蛊仙的凡蛊无法使用,但却禁不了仙道杀招。

    这都是因为碧潭福地是公共福地,虽然道痕很多,但相当驳杂。东方长凡不能调动全部道痕,只能催动他掌控的那部分福地,因此威能便有限了。甚至都没能令飞行中的蛊仙坠落到地上。

    不可能所有的蛊仙,都用仙道杀招在飞行。

    但蛊仙身上也有道痕,抵御着福地道痕的压制。魔道蛊仙们针对东方长凡的凡道杀招没有了效果,但对于自身的凡级增幅,却是仍旧有效的。

    “真知灼见,真知灼见!”太白云生恍然,感叹道,“我明白了。公共福地通常防御薄弱,为什么?是因为它的形成,是无数蛊仙切分出私人福地的一小部分,相互拼凑而成。这种福地道痕驳杂,相互掣肘,往往不能将全部力量统一起来。宛若人的五指,只能单独行动,不能攥成一个拳头。”

    “来源统一的福地,道痕也就是一个整体。若是有地灵,便能消耗仙元,调动道痕,形成天地伟力。仙蛊是道理碎片,荒兽身上有道痕,蛊仙更不用说,仙蛊屋是许多仙蛊的结合,仙道杀招是将数种道痕集合在一起,形成多种效果,或者放大某种威能。”

    “所以不管是福地还是洞天,道痕越多越纯,通常便越难攻陷。地灵、仙元,都是让道痕发挥的辅助之物。想那王庭福地,若非地灵和八十八角真阳楼对战内斗,否则真的是固若金汤,怎么可能毁灭呢?”

    说完这番话,太白云生离开座位,站直了身躯,面向方源,缓缓一礼:“今日听方源你一番话,真是叫人眼前空明,一扫尘埃,所获良多。从今以后,我不敢再称呼你为师弟了。达者为师,你在修行路上,是走在我的前面的。”

    “呵呵呵,老白,今日不过是咱们随意交流。你也不必谦虚,这种道理相信你也多有体悟,只是没有我清晰罢了。”方源摆摆手,云淡风轻。

    太白云生满脸肃容:“不,这道理看似浅显,却提纲挈领。‘道’之一字,的确比‘人万物之灵,蛊是天地真精’此句精辟。我以前是懵懵懂懂,现在才觉出蛊师修行的本质。这样的道理,恐怕寻常的蛊仙,都领悟不得。”

    方源微微一笑。

    太白云生此言,倒并不夸张。

    事实上,他能明悟这个道理,也是多亏了穿越的优势。

    前世的前世,地球上科学盛行。什么力学原理,三角公式,加速度,密度比热容等等,不都是天地自然的道理吗?

    从这点来看,科学也是一种修行的一种方式。“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样的名言名句,放到蛊师世界里,无非是“给我一只蛊虫,我能发光发热。给我全部蛊虫,我能无所不能!”

    正是因为两个世界的对照,才使得方源有着不一样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体悟到旁人难以体悟的道理。

    而在蛊师的世界,难道没有人领悟出这层道理吗?

    怎么可能!

    领悟这个道理的大有人在,元始仙尊就是其中之一。“人是万物之灵,蛊是天地真精”就是“道”的更加详细通俗的解释,元始仙尊说这话,是有教无类,传承流派,出发点不同罢了。

    只是能领悟这样的道理的,基本上都是大人物,占据巅峰的蛊仙,回顾自己一生的修行时,体悟总结而得。

    平常的蛊师,在红尘中打滚,通常的蛊仙,又要为灾劫殚精极虑,哪有时间精力去细想这些“无用”的东西?是否领悟这层道理,又不影响他们的生存。

    说到底,就是思维角度。

    但却不能小看这种思维角度。

    火药在中国古代,当做炼丹用途。流传出去,却形成了枪炮。华夏文明的璀璨不容置疑,但地球现代自然科学的盛行,西方文明贡献最大。

    看待自然万物的思维角度不同,就能形成两个不同的文明。

    文明之间,难以评价优劣,只能说擅长的东西不同。

    因此蛊师文明中的太白云生,听了方源这番话,感触深刻。站在他的角度,就感觉到方源的境界要远高于他。所以再不敢称呼方源为师弟。

    正所谓达者为师。

    再称呼方源为“师弟”,太白云生心中就会感觉惭愧。

    有一种情怀,叫做自愧不如。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